Quantcast
Channel: Webike摩托新聞
Viewing all 67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車主有話說】騎乘快感十足!SUZUKI「KATANA」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台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けん@KATANAさん”分享他與SUZUKI KATANA 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KATANA 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KATANA 優點或不足。

SUZUKI KATANA (2019)

現行款 "KATANA "是1980年代稱霸世界的SUZUKI GSX-1100S KATANA的後繼車型,以GSX-S1000為基礎進行改良,並於2019年亮相發售。

 

在1980年科隆國際車展上登場的GSX-1100S KATANA,由於其設計在當時來說太過新穎,因此隨即掀起一股熱潮,並衍生出250cc、400cc、750cc、1100cc等同系列車款,可惜的是雖然它受到許多騎士的喜愛,但最終仍在2000年宣告停產。

 

新款KATANA就是為了向GSX-1100S KATANA致敬而重返車壇,但其原型車GSX-R1000的引擎是以GSX-R1000的引擎為基礎,使現行款KATANA具有高水平的運動性能,也讓它成為一輛騎乘樂趣相當足夠的車款。

 

其實車主 "けん@KATANAさん"早在昭和時代就擁有一輛750cc的KATANA,隨後又在平成時代購入一輛1100cc的KATANA,雖然KATANA車系從2000年停產後就消聲匿跡,但隨著新世代KATANA宣布推出市售當天,車主就馬上前往經銷商填寫預購單購買!從這個小故事就能傳達出車主對KATANA的愛有多深。

 

前後騎乘過兩輛KATANA的車主表示,新款KATANA在動力、扭力、煞車、配備等方面都很完美,平均油耗也達20km/L多一點,比他預想的還要省油,而對於喜歡改裝的車主來說,外觀似乎是他下一個升級目標。

 

雖然眾多車主都曾抱怨KATANA的油箱容量太小、裝載能力不足,但最近KATANA能使用的旅行包款逐漸推出,對於喜愛旅行的人只要額外安裝收納包就能解決裝載問題,至於油箱容量太小...多跑幾次加油站就好啦!(笑)

 

它似乎是長途旅遊中的一個問題。最近,與新KATANA配套的座包、側包等都出來了,解決載物問題。這對於喜歡旅行的人來說是必須的。

車主評價

入手動機

在擁有過昭和時代的KATANA 750和平成時代的KATANA 1100,剛確定KATANA將在令和時代發表同時我就馬上購入了!考慮到我的年齡,我想這將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輛摩托車,所以我會趁著身體健康的時候好好保養它;這輛KATANA主要是陪著我進行長途旅行。

 

優點

雖然外觀造型褒貶不一,但我個人認為完整繼承了舊款KATANA的血統,所以我覺得很帥!

 

源自於GSX-R1000的引擎在馬力、扭力輸出都很足夠,且一公升能騎乘20km以上的油耗也讓我覺得驚艷。

 

還有就是雖然我有更換了排氣管,但是在原廠設定下它的排氣聲浪就非常好聽。

 

不足之處
由於油箱容量只有12公升,所以我大約每騎乘200km就得加一次油,與朋友騎車出遊時需多加注意。

 

另外就是我個人覺得離合器很重手,所以有更換Galespeed的省力離合器來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就是受限於造型,KATANA的把手角度不大,在原地迴轉時需多加注意。

 

建議
這款摩托車可能不適合那些想在北海道旅遊等長途旅行的騎士,但如果你是一日遊的愛好者又喜歡KATANA的話,找個時間去展示間騎一騎、看一看,說不定您會找到您的下一輛愛車。

 

今後改裝計畫
YOSHIMURA Duplex Shooter鈦合金排氣管

 

相關新聞頁面

眾所期待!SUZUKI「KATANA」消光黑/糖果紅實車現身

為了更加強調出KATANA的獨創造型,SUZUKI特別為了2020年摩托車展另外準備了全…繼續閱讀

 

 

 

 

當SUZUKI「KATANA」尬上白色惡魔RX-78-2

提到 ICON Motosport 這個來自美國的騎士用品品牌,流露出濃厚的美式強烈風格,特…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利刃般的精準 SUZUKI「KATANA」

SUZUKI的KATANA雖然在眾多車迷表示可惜的聲音中於2000年宣告停止生產,但是在…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日本」
「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騎乘快感十足!SUZUKI「KATANA」
Webike編輯部


Gogoro「S3/ABS」發表!最低58,980元起還有499騎到飽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Gogoro 今日推出最新的性能版本車款 Gogoro S3 與 Gogoro S3 ABS,主打暑假的年輕購車潮,以及喜好速度、潮流與表現自我的年輕族群。     性能版本的 Gogoro S3 以補助後 64,980 元的超低價格搶佔市場,目前購買還可以享有 6000元現金折價,或者是48期零利率的優惠,還可搭配每月 499 元的吃到飽費率使用一年,還送每月 249 元的性能提升方案一年。   在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過程中,Gogoro 一直以「夠快、夠快樂」作為公司的主要宣言,也有很多車友體會過電動機車那獨一無二的騎乘感就「回不去了」。   根據 Gogoro 的官方統計,在 125cc 的性能速克達車款中,光是 Gogoro 家族的性能款 Gogoro S1 以及 Gogoro S2,就佔了大約 30%   Gogoro S3 雖然是以 Gogoro 3 的車型為基礎,但並非僅更換動力較大的馬達或韌體,還有針對操控部分的零件更新。官方表示操控性比原本的 Gogoro 3 更刁鑽,也比 Gogoro S2 更靈活。   同步推出的 Gogoro S3 ABS,車價比 Gogoro S3 多 7,000 元,還可以享有政府 ABS 補助 4,000 元   ABS 系統採用德國 Bosch 10 代,前後雙碟的雙迴路系統。   此次 Gogoro S3 的升級,將前叉尺寸由原本的 26mm 提升至 33mm,並將阻尼設定偏硬,適合高速騎乘。   此外,還將三角台角度進行微調,並將前叉行程加長,以獲得更好的轉向反應。   前叉加長後,上面多了「定風翼造型」的裝飾片,可增加心靈馬力   雖然在先前的廣告訴求中,Gogoro 3 車系一直是以「國民車」與 「PP 材質的車殼」作為主要溝通重點,在性能這塊著墨的不多。 Gogoro S3 官方動畫。被能源耽誤的動畫公司...   但實際上,Gogoro 3 的體質是相當優異的,說是台「羊皮狼」也不為過,但可惜在標準版馬達的動力上,完全感覺不出來體質優異在哪。以汽車來比喻,有點像是在 BMW 3 系列的底盤上裝了一顆自然進氣的 2.0 引擎,雖然整體感覺不錯,卻少了一點激情。   Gogoro S3 的改變,有點像是把 BMW 3 系列的底盤換成 M3,再加上一顆直列六缸3.0的引擎那樣。   這次為了 S Performance,特別又在強度、幾何與動態上進行優化。   首先在動力上,一樣採用最大輸出 7.6 KW 的水冷馬達,可在 0-2500rpm 持續輸出最大扭力   因此在起步加速的反應上,僅需3.7秒就可以從靜止加速到 50km/h

有了動力,操控上還需要整體上的提升

Gogoro S3 的車架部分與 Gogoro 2 「類似」但不相同,經過全新打造的 Gogoro 3 車架,徑向強度增加了 11%,扭轉強度增加了 8.7%。 [gallery columns="1" size="full" ids="64872,64874"]   尤其在這台以強悍性能與主打操控的 Gogoro S3,經過賽車團隊調教後,左右靜態傾角可達 41 度/ 45 度,彎道性能表現更上層樓。   Gogoro S3 的後搖臂類似打擋車設計,並採用鏈條傳動,可有效減輕簧下重量。在彎道上左右翻轉時可容易感受到輕盈的操控感受。   Gogoro S3 也如同 Gogoro 3 Delight 版本看齊,採用前後 12 吋輪圈,與 Gogoro S2 相比,重心降低 50mm。   全車重量也順便降低了 5kg   外觀上,Gogoro S3 也有另外的創新。雖然一樣採用 PP 材質當作車殼,但這次加入了獨特的銀粉漆,創造出「金屬質感」,也讓 Gogoro S3 看起來非常獨特。   以及 Gogoro 3 車系獨有的 26.5公升置物箱,可以放入一頂全罩安全帽   針對購買 Gogoro S3 的年輕族群,部分會喜歡透過改裝來彰顯自我特色,這次 Gogoro 也推出多種改裝零件,讓車主買車之後就可以落地改。   第一波的合作廠商有 FASS、GPro、MAXXIS S98、NCY、RPM、Shark Factory 等   改裝概念車一號   可直上 Gpro 鍛造輪框   仿碳纖維後扶手   類似CBR600RR的「中出排氣管」尾端設計   RPM 改裝後避震   MOTOGP 視覺護弓   另外一種單座低把風格的改裝概念車   龍頭整個低蠻多的,騎起來會有些微的前傾感受   FASS 改裝後搖臂   CNC 切削的後腳踏   儀表前方的鯊魚鰭   前對四輻射卡鉗   端子鏡與燻黑頭燈   單座蓋   如果對這台 Gogoro 史上最威性能的電動 125 速克達有興趣,可以參考官方賞車會的訊息,一起欣賞一下吧   官方賞車會訊息   原文出處:Gogoro S3 / ABS 版發表,最低 58,980 元起,還有 499 騎到飽  

資料授權「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Gogoro「S3/ABS」發表!最低58,980元起還有499騎到飽
Webike編輯部

【編輯長專欄】重新感受HONDA「CBR250R」失傳的技術!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埋藏在歷史之中的「失落的技術」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失落的技術」,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聽起來就像是在說科幻小說中出現的那種超古代文明,但是筆者要談的卻又跟它有點不同。失落的技術指的是過去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優秀技術,但是卻因為某些理由沒有流傳到後世,導致這些技術在現今已經消失。

 

譬如日本海軍當年的王牌戰艦大和號上所使用到的技術,像是利用鉚釘固定厚實裝甲的技術以及完全不使用任何電子裝置的早期機械式計算機等等,這些技術都隨著時代的演變成為了沒有實用價的東西,並且在後來被新出現的原料以及電腦所取代。由於現在沒有任何人繼承了這些製造技術,所以想要重現這些東西自然就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雖然這次的前言有一點長,但是會提到這個其實是因為最近遇到的事情,讓筆者的腦袋中浮現這樣的念頭。筆者前陣子參加了一場Red Baron專為媒體記者主辦的中古車試乘會,因此有了機會試乘了一些通過Red Baron自家嚴格安全標準的「轉讓車檢」,並且維修保養過後的中古摩托車。就某種角度來看,這些中古車的車況可以說是相當接近新車當時的狀況。

3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的直列四缸引擎超級運動車款

 

接下來進入正文,在筆者這次試乘的好幾台中古車之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CBR250R(MC19)。搭載水冷式並列四缸DOHC 4汽門、排氣量249cc的這顆引擎可以發揮出45ps/15,000rpm的最大馬力。

 

採用現在只有MotoGP賽車才會採用高價位的凸輪齒輪系統(cam gear train,凸輪軸不是以常見的鏈條來轉動,而是透過齒論進行轉動的高超技術),並且使用高剛性的五角形斷面鋁合金雙翼樑車架、鋁合金搖臂以及Pro-Link式後輪懸吊裝置等等。  

 

只聽它的規格配備大家甚至會誤以為「咦?HONDA推出了全新的250cc超級運動車款嗎?!」,雖然它擁有如此驚人的配備,但是這台車卻是在1988年製造的車款。它其實是一台距離現在30多年前的舊車款。

 

懂的人就會知道,這台車就是現在依舊被認為是四行程250cc車款史上最強車款的CB250RR(MC22)的前一代車款。它們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車架的結構與RR的前輪煞車裝置採用的是雙碟盤煞車而已,在引擎性能方面屬於相同的等級,特別是這兩款車的那種仿賽款風格般的外觀可以說是幾乎相同。  

 

順帶一提,R版雖然是使用單碟盤煞車,但是它也有很多優點,像是減少了簧下重量以及變得容易維修等等,所以並不是使用單碟盤煞車就一定比雙碟盤煞車還要糟糕。大家只要想想現在的250cc運動車款也都是採用單碟盤煞車,應該就能認同這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或許可以說是一台重視實際利益大過於外表的名車。

搭載F1技術,轉速20000rpm的咆哮排氣音

 

騎乘感非常獨特,與現在的250cc運動車款截然不同。首先,它的坐墊低的驚人,CBR250R(MC19)的坐墊高度根據數據資料是720mm,與現行款CBR250RR(MC51)790mm的坐墊高度相比的話,明顯可以看出它相當低。  當時的車體既修長又精簡,雖然搭載了四缸引擎,但是車重也只有154kg,與現行款相比少了10kg。

 

也就是說,它的雙腳著地性極為優秀,機動性也相當的好。HONDA當時推出時也強調它的研發概念是「同時兼顧運動性以及易操縱性的超級運動車款」。最大馬力45ps,遠遠勝過現在250cc級別中最強大的CBR250RR的38ps馬力。這台車據說採用了F1的技術,轉速能達到20000rpm的超高性

具備了與現代車款截然不同的騎乘表現以及樂趣

 

它的騎乘方式也與現在的摩托車完全不一樣。筆者這次試乘時也在賽道上試了一下,它的懸吊裝置非常柔軟,煞車也相當靈敏,過彎時不會衝過頭,回正車身時重視「Slow in,Fast out(慢進快出)」的傳統騎乘方法。但是這也並不是就是說這台車會很慢,因為它有一定的馬力,車體也相當輕盈,所以在能油門全開的直線道上也能展現出壓倒性的速度。  

 

另外,因為坐墊低,重心也低的關係,所以像是過彎回正車身等等的感覺,也很像是讓飲料罐滾動的感覺。只要習慣這一點的話,其實騎起來也意外的輕鬆,節能的騎乘表現也讓人覺得快樂,離地面也很近,所以騎車時也可以非常放心。

 

另一方面,現在的250cc運動車款因為前輪荷重比較大,重心也高,所以騎乘方式受到車體與底盤裝置的影響,變成是急減速,直接傾斜車身,然後就轉彎。雖然運動性能也有所進步,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難以掌握極限的部分,像是摩托車所發出的聲音等等。  

 

早期摩托車的懸吊裝置都是軟綿綿的,輪胎也都是滑滑的,因此轉彎時經常需要邊騎邊找。雖然從各種方面來說,30多年前的摩托車與現代的摩托車是無法拿來一起比較,但是實際試乘比較過後,絕對會發現它擁有不同的個性,各有各的優點。

興奮的感覺或許就是一種暗示

由於摩托車市場的改變以及廢氣排放標準等等各式各樣的理由,所以筆者其實也知道它並不真的就是「失落的技術」。雖然各家廠牌也都埋頭研發以「溫故知心」為主題的車款,不過筆者還是重新感受到挖掘昔日車款使用的卓越技術以及「騎乘感」其實也相當有意思。

 

會這麼想也是因為只要騎著以前的摩托車,就會感覺到神奇以及新鮮,讓人興奮到不行,而這應該也藏著什麼暗示。

相關新聞頁面

力抗ZX-25R的殺手鐧!HONDA「CBR250RR-R」誕生?

由於KAWASAKI即將推出目前市場上唯一的250cc並列4缸引擎車款ZX-25R,因此筆…繼續閱讀

 

 

 

迎戰ZX-25R!HONDA「CBR250RR」馬力升級7月上陣

在今年(2020)1月份時,我們在HONDA為經銷商舉辦的產品說明會上,捕抓到馬力提升…繼續閱讀

 

 

 

HONDA「CBR250RR (MC22/MC51) 」賽道對決!

本特輯除了介紹車輛本身的基本規格配備外,也將透過影片比較各車款的特徵、在迷…繼續閱讀

 

 

 

新舊世代CBR250RR/YZF-R3的實戰對決!結論篇

繼之前新舊款HONDA CBR250RR以及YAMAHA FZR250R與YZF-R3在0-1000m油門…繼續閱讀

 

 

 

 

「Webike摩托新聞」編輯長 Kenny佐川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編輯長專欄】重新感受HONDA「CBR250R」失傳的技術!
Webike編輯部

【試乘報告】越野入門首選!「KLX230/CRF250L/SEROW 250FE」Vol.2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今年絕對要騎上林道!想要重新挑戰越野騎乘!」有這種想法的越野新手以及重新回歸越野騎乘的「回鍋騎士」,還有那些想要換車或者是再買一台新車的騎士們!這次就由越野車雜誌《GoRIDE》為大家送上徹底介紹KAWASAKI KLX230、HONDA CRF250L、YAMAHA SEROW 250 Final Edition等日本國產越野車的車款比較。

 

繼第一回介紹了三輛車款的雙腳著地性與雙載舒適度後,本篇將針對高速公路上的巡航性能,以及在市區街道騎乘的舒適程度進行比較。

 


【試乘報告】越野入門首選!「KLX230/CRF250L/SEROW 250FE」Vol.1「今年絕對要騎上林道!想要重新挑戰越野騎乘!」有這種想法的越野新手以…繼續閱讀

 

【本次評分的標準】這次評分將不會從想要多買一台車的觀點切入,而是從想要買台新車或是想要換車的騎士的角度來進行評分。三名評審將在市區街道、林道及沙地上實際試騎,並以試乘結果為基礎針對各個項目,以滿分五分來打分數(部分評分項目為三人的綜合評價)。

 

小川浩康的評分標準是針對一台林道兜風車款在越野與非越野騎乘時的舒適性,谷田貝洋曉除了對道路騎乘性能進行評分外,也會針對越野性能是否能夠橫越各種騎乘環境,深入到林道深處來進行評分,至於小泉裕子則是除了重視公道性能之外,還會從越野車新手角度來打分數,像是這台車會不會讓人產生想要林道騎乘的意願等等。

 

  ▲(左)【暱稱是Oga P的小川浩康】越野車雜誌《GARRRR》的前編輯長、《GoRIDE》的現任編輯長,雖然擁有耐力越野車(Enduro)、技術摩托車(Trial)及場地越野車(Motocross)的經驗,但全部都不拿手的五十歲越野騎士,愛車是車齡15年的XR250。身高172.5cm、體重63kg。

 

(中)【暱稱Yataguwa的谷田貝洋曉】曾經擔任讀者群主打初學者的摩托車雜誌編輯長,現在則是現在最紅的自由撰稿人。熱愛越野騎乘,喜歡到甚至會騎著公道車款到林道沙地上去,愛車則是WR250R以及FREERIDE250R。身高172cm、體重75kg。

 

(右)【以副編輯長Koi稱呼為大家所熟悉的小泉裕子】越野車雜誌《GARRRR》的前編輯、《GoRIDE》的現任副編輯長,是一位喜歡在旅程終點吹響直笛的林道旅行騎士,也是越野騎乘資歷2年的越野車新手代表。愛車則是Husqvarna FE250,身高156cm。

CHECK3:到林道之前的高速公路巡航性能

說到越野摩托車的話,現在的林道旅行通常在前往林道為止的道路經常都會利用到高速公路,而且最近還出現了限速120km/h的路段(日本從2019年3月1日起,將新東名高速道路以及東北自動車道的部分路段列為實驗路段,將速限提高到120km/h),因此高速性能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次編輯部特別讓三位評審在高速公路上分別測試了這三台車在時速100km時的表現,到底三個人對於這三台車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

 

小泉:直接說結論的話,表現最好的是CRF!第二名是KLX,最後一名則是SEROW。

 

小川:我也是這麼想的。

 

谷田貝:的確是這樣呢!(笑)三個人直接給出了一模一樣的結論,到底理由是什麼呢?就讓我們深入聊一聊吧!

 

小泉:首先,SEROW其實並不是一台適合騎上高速公路的摩托車。

 

谷田貝:啊!你竟然講出來了(汗)。但是,SEROW在排氣量從225cc提升到250cc之後,在高速公路上騎起來也變得比較容易一些。

 

小川:(點頭同意)

 

小泉: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讓人明顯感覺到「它很努力了」。騎著SEROW上高速公路的話,會讓人有點擔心它的車體不知道何時會出事。

 

谷田貝:嗯嗯,雖然輪胎也是這樣,因為它柔軟的車體在比較糟糕的路面時能堅持住,所以自然在高速公路等等負擔較大的地方,表現就會變得比較弱一點。

 

小川:這一點真的是無可奈何。

 

谷田貝:相反地,CRF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它在高速公路上騎起來很輕鬆?

 

小泉:雖然這樣講很奇怪,但是騎CRF上高速公路的話,一點都不會覺得它是一台越野摩托車。雖然騎乘姿勢是越野摩托車的姿勢,但是它騎起來卻和公路車款一樣穩定。

 

谷田貝:HONDA的研發人員聽到你這樣說一定會高興到哭吧!(笑)CRF的研發人員相當重視這台車在道路騎乘部分的性能。雖然會將摩托車騎到林道上,但是使用頻率卻不到10%。既然這樣的話,那就乾脆製作一台也能騎在一般道路的越野車款吧!HONDA當初會開始研發CRF就是因為這個理由

 

小泉:你竟然完全掌握到研發人員的想法!(笑)

 

谷田貝:不,我是在聽過解說之後才知道這件事的。但是讓完全不曉得這些事情的人騎上去之後,也能發現到這個理由才是最重要的。

 

▲CRF250L具備了道路車款在高速公路上的那種穩定巡航性能

 

谷田貝:那麼第二名的KLX表現如何呢?

 

小泉:雖然CRF與KLX在高速公路上騎起來都很容易,但是兩台車的騎乘樂趣以及輕鬆程度騎士不太一樣。

 

谷田貝:編輯長,你要不要說個幾句話?

 

小川:你們說的很好呀!(笑)

 

谷田貝:我對KLX的高性能感到非常驚訝。明明騎在市區街道上時覺得它非常地精巧,但是騎上高速公路時卻又相當穩定,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不安。雖然轉速限制設定的很低,但是除此之外,這台車都相當穩定。

 

小川:對呀,它騎起來真的意外地輕鬆。也不會有一些奇怪的震動。

 

谷田貝:為什麼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效果呢?真的非常不可思議!

 

小川:應該是車架吧!不只不會將引擎的震動傳遞出去,包含引擎支架等等在內都製作的相當不錯。

 

谷田貝:感覺上就是做得讓它能在高速公路上騎乘一樣。在高速公路方面的評價,CRF獲得第一名,KLX則是意外地出現好評。

 

CHECK4:在市區街道的舒適性能

▲SEROW 250 Final Edition:雙腳著地性卓越,U字型迴轉也非常輕鬆

 

▲KLX230:除了騎在高速公路相當穩定之外,也能夠輕盈俐落地轉彎!

 

▲CRF250L:轉彎時的安定感極為優秀

 

小川:在街道騎乘時,如果KLX能在極低速時多點扭力感覺也不錯。總覺得如果它能在打開油門時更有動力一點就好了。

 

谷田貝:起步時可以有那種將人從背後往前推的感覺?

 

小川:SEROW在這方面表現就很好,打開油門後車體就會直接向前衝,馬力感覺相當充沛。

 

谷田貝:在這三台車中,如果想要有那種力量大到可以讓前輪翹起來的瞬間爆發力的話,果然還是只有SEROW才能辦到。

 

小川:它的雙腳著地性也不錯,騎起來感覺也很穩定。

 

谷田貝:雖然由於這三台車都是障礙攀爬越野車(Trail)的關係,每一台都很容易操縱,但是如果硬要我選一台最不好騎的話,雖然差距極小,但是我會選擇KLX。一來是它的雙腳著地性不太好,二來就是跟編輯長的意見一樣,我也覺得它如果在低轉速時的扭力能再多一點的話會更好。

 

 

小泉:在街道騎乘這一個項目,我可能還是覺得SEROW最難騎。

 

小川&谷田貝:咦?

 

小川:SEROW機動性高,U字型迴轉也很輕鬆喔!

 

谷田貝:CRF使用的是側邊駐車架,所以在立車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有點笨重嗎?

 

小泉:雖然的確是這樣沒錯啦⋯⋯

 

谷田貝:如果人家跟你說SEROW很輕的話你要怎麼回?(笑)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聽一聽否定SEROW街道騎乘特性的理由是什麼。

 

小泉:感覺上在你「想要這樣騎」的時候,SEROW的油門操縱反應非常遲鈍。特別是在我騎得戰戰兢兢時,這種感覺特別明顯。雖然習慣它之後,只要一口氣打開油門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KLX也一樣沒有這種感覺呀!

 

谷田貝:持續大開油門時就不會感覺到,那就是說覺得飛輪很重?還是說是因為避震器的下沉程度?的確,SEROW的避震器是這三台中最柔軟的一台,所以打開油門時避震器下沉的程度會在之後延伸時再加回去。

 

小川:CRF在這方面表現就相當好,引擎的延伸也很出色。

 

谷田貝:CRF在十字路口時的轉向特性也相當優秀呢!與其說是它像公路車款,倒不如說它沒有越野摩托車那種特有的搖晃感。

 

小川:如果是CRF的話,就算是從公路車款換騎過來也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雖然它在2017年改版之後,將避震器的設定改成偏向越野車的設定,但是在這部分卻一點都沒有改變。

 

小泉:的確是這樣沒錯。因為我本來騎的就是公路車款,所以自然會比較喜歡CRF。

 

相關新聞頁面

【試乘報告】越野入門首選!「KLX230/CRF250L/SEROW 250FE」Vol.1

「今年絕對要騎上林道!想要重新挑戰越野騎乘!」有這種想法的越野新手以及重新回…繼續閱讀

 

 

 

 

35年長銷終成絕響 YAMAHA「SEROW 250 Final Edition」

YAMAHA將於1985年初代SEROW 225問世的35年後,也就是在2020年1月15日推出SE …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YAMAHA新舊款「SEROW 250」評比測試

從市區騎乘到林道登山皆能應付自如的SEROW 250,是自1985年問世以來便持續推 …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輕騎上陣!HONDA「CRF150L」

HONDA旗下由印尼分公司生產製造的「CRF150L」採用SHOWA製的倒立式前叉加上N …繼續閱讀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試乘報告】越野入門首選!「KLX230/CRF250L/SEROW 250FE」Vol.2
Webike編輯部

【編輯長專欄】該如何選擇摩托車?引擎篇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汽缸數目不同帶來的不同騎乘感以及各自的優缺點

「摩托車的騎乘感是由引擎來決定」這種說法一點都不誇張,引擎排氣量越大,馬力自然就越充沛,但摩托車本身的重量也會隨之增加,騎起來當然就會變成大型摩托車典型的那種威風凜凜的感覺。

 

但是影響騎乘感的除了排氣量大小之外,還有一項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引擎的配置設計。具體來說就是「汽缸數目」及「排列方式」,以下就來介紹它們各自的特色以及優點。

【單缸引擎】如果喜歡的是簡單明瞭及鼓動感的話

單缸引擎的特色是每一次的爆發都非常明確,排氣音感覺上就是「咚咚咚」。騎乘感通常會用「很有深度」與「悠閒樸素」來形容,由於單汽缸引擎的構造簡單,所以它的優點就是能製作出輕量且修長的車體。

 

這也造成小排氣量以及越野車款經常使用單缸引擎,再加上它的生產成本也相對低廉,因此像是速克達或者是「Super Cub」這一類的實用車款也都會選擇單缸引擎。另外,單缸引擎也是非常適合重視騎乘感的新古典車款的引擎配置設計。

 

另一方面,單缸引擎的缺點就是難以提升轉速,在馬力上也存在著極限,而且排氣量越大的話車體震動也會越大,代表性車款是「SR400」與「CRF250M」。

 

▲YAMAHA SR400

 

▲HONDA CRF250M

【雙缸引擎】騎乘感及性能形成平衡的標準車款

雙缸引擎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極有效率且平衡良好的引擎配置。它的排氣音基本上是「叩」以及不等間隔的「嚕嚕嚕」,有著細微的顆粒感,非常具有個性,而且也被認為「感覺上像是朝著路面踢下去」與「牽引力優秀」等等。 

 

雖然受到點火順序及點火間隔的影響會造成極大變化,所以無法一言以敝之,但舉例來說,最近並列雙缸引擎流行的270度曲軸就是透過故意讓汽缸不等間隔爆發,來達到V型雙缸引擎的那種鼓動感,並且提高牽引力(輪胎被路面抓住的感覺)。

 

另外,這一類型中也有一些像是BMW與Moto Guzzi這種曲軸相對於車體呈現垂直排列的「直列式引擎」的少數派存在。直列式引擎主要是透過將汽缸分別放在曲軸左右兩邊來實現低重心,由於曲軸與車體朝向同一個方向,因此它的特色是為受到慣性的影響,讓摩托車在向左右傾斜時會變得非常輕盈。另外,由於曲軸旋轉的反作用(也就是所謂的扭矩反應)的影響,在打開油門時車體會出現向左或向右傾斜的傾向,這種特色也是它的魅力之一。

 

雙缸引擎運用範圍極寬,從小排氣量到大派氣量、運動車款到巡航車款等等都相當常見,以摩托車的引擎來說,它可以說是變化最多的一種引擎配置。代表性車款以V型雙缸引擎來說就是「Ducati」旗下的摩托車與「V-Strom」系列,並列雙缸引擎的話則有新款「Africa Twin」以及「MT-07」等等。

 

▲搭載V型雙缸引擎的SUZUKI V-Strom 650XT/XT

 

▲搭載並列雙缸引擎的HONDA CRF1100L Africa Twin

【三汽缸引擎】擷取雙缸引擎與四缸引擎的優點

三缸引擎感覺上就是介於雙缸引擎以及四缸引擎之間,隨著鼓動感的出現,轉速也會有一種延伸的感覺,因此它也被認為「擷取了雙缸引擎以及四缸引擎各自的『優點』」。三缸引擎的主流配置是並列三缸引擎,它的優點是馬力可以媲美4缸引擎,而且在製作時還能變得非常精簡。  

 

馬力輸出特性基本上就是非常平穩,在中轉速範圍時具備一定的扭力,排氣音比四缸引擎粗獷,也比雙缸引擎更加細膩以及滑順,而且多數車款都可以讓騎士感覺到細緻的鼓動感。點火間隔也以剛好平分360度的120度曲軸為主流,等間隔爆發所帶來的順暢轉速感則是它的魅力所在。  

 

代表車款則有Triumph的「Triple」系列以及「MT-09」等等,比較特別的車款則有全世界最大排氣量的量產巡航車款-Triumph ROCKET III,這台車採用的是直列三缸引擎。

 

▲Triumph Speed Triple/Street Triple

 

▲YAMAHA MT-09

【四汽缸引擎】魅力是到高轉速範圍都非常驚人的馬力

四缸引擎的特色是類似高分貝警報器的排氣音以及「痛快的上升感」。一般來說,汽缸數目越多的話轉速就會越順,因此四缸引擎可以說是在高轉速時最有效率產生馬力的配置。點火間隔的主流是180度的曲軸,在四個排在一起的汽缸中,正中間的兩個汽缸與兩旁的兩個汽缸一組,以等間隔的時間進行爆發。除此之外,四缸引擎同時也是高性能引擎的代名詞,超級運動車款等等高性能摩托車幾乎都是採用四缸引擎。

 

四缸引擎傳統上就是日本製車款最強的領域,並列四缸引擎(直列四缸)以及V型四缸引擎的騎乘感基本上非常不一樣。簡單來說,直列四缸引擎屬於高轉速馬力型,而V型四缸引擎則是在中轉速扭力方面比較強,且優點就是車體寬度能設計得比較修長。

 

然而,隨著汽缸數目的增加,引擎結構也會變得更複雜,因此在車重增加的同時也會出現生產成本大增的缺點。因為這個關係,所以四缸引擎大多都是用在大排氣量車款以及高級車款上。

 

四缸引擎的代表性車款就是能代表各大摩托車廠牌的超級運動車款,這些車款幾乎都是搭載四缸引擎。

 

▲搭載並列四缸引擎的HONDA CBR1000RR SP

 

▲搭載V型四缸引擎的Aprilia Tuono V4 1100 Factory

【六汽缸引擎】Silky 6特有的頂級騎乘感

六缸引擎就如同被稱為Silky 6一樣,轉速感覺比四缸引擎來得更加滑順。因此,BMW的「K系列」及昔日的「Z1300」、「CBX1000」等大排氣量旅行車都是採用六缸引擎,連HONDA的「GOLDWING」一直以來也都是採用直列水平對臥六缸引擎這種獨特的引擎配置,只要觀察一下汽車就可以發現,比起搭載四缸引擎的車款來說,六缸、八缸、十二缸等等,通常使用的汽缸數目越多車款就越頂級。  

 

不過,這也會使得車子變得更大更重,因此人直接跨坐上去操控的摩托車自然也會有它的極限存在。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販售的市售車款最多就只到六缸引擎而已,而搭載六缸引擎的車款則如同前面提到過的一樣,通常只有旗艦款的旅行車等等才會使用。

 

▲搭載水平對臥六缸引擎的GOLDWING

依照目的、用途以及喜好來選擇就行

如同上面所提到過的一樣,即使排氣量相同,摩托車也會因為汽缸數目以及引擎配置方式讓騎乘感出現極大的變化。挑選摩托車的時候不只要看排氣量以及款式而已,研究一下引擎配置設計也相當有意思。  

 

舉例來說,最近中排氣量的摩托車相當受到歡迎,所以應該有很多人都在煩惱相同排氣量的「MT-07(並列雙缸引擎)」以及「CB650R(並列四缸引擎)」到底哪一台車才比較適合自己。

 

作為參考,能享受到痛快的鼓動感,馬力容易操縱而且操縱輕盈,CP又高的摩托車是MT,而特色是刺激感十足的高轉速排氣音,在享受充沛馬力的同時還可以品味到大型摩托車常見的厚重感的摩托車則是CB,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兩台車各自擁有不同的魅力,剩下的就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目的來挑選摩托車就絕對不會出錯。

 

▲搭載並列雙缸引擎的YAMAHA MT-07

 

▲搭載並列四缸引擎的HONDA CB650R

相關新聞頁面

【編輯長專欄】改裝排氣管不是自己開心就好!

日本在前陣子發生了一件讓人震驚不已的意外,竟然有摩托車騎士騎在路上時被人用棍子毆打 …繼續閱讀

 

 

 

【編輯長專欄】雙人騎乘等於雙倍危險?

在日本黃金週連假結束後不久,日本就發生了一起慘烈的機車事故,新聞也大幅報…繼續閱讀

 

 

 

 

【編輯長專欄】氣冷?水冷?引擎形式優缺點大哉問190510_10

筆者最近有許多騎乘搭載氣冷式引擎摩托車的機會,所以又重新體會到氣冷式引擎的優點。其中…繼續閱讀

 

 

 

「Webike摩托新聞」編輯長 Kenny佐川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編輯長專欄】該如何選擇摩托車?引擎篇
「Webike news」編輯長 Kenny佐川

【台灣山葉】賞車體驗「勁豪 125」送50元 7-11現金抵用券!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 Axis Z勁豪 賞車體驗送50元 7-11 現金抵用券】活動辦法

活動名稱:【Axis Z勁豪 賞車體驗送50元7-11現金抵用券】
活動期間:2020年06月15日 至 2020 年08月31日23:59,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活動說明: 【登錄APP會員賞車拍照完成指定項目就送50元7-11現金抵用券】
於YAMAHA經銷商進行賞車(Axis Z勁豪)活動,掃店頭活動立牌QRcode 至Yamaha Motor TW粉絲專頁指定貼文上傳車輛合照並留言「勁舒適,豪安心」
到店體驗7期勁豪
上傳與勁豪之合照至本篇貼文留言處 https://www.facebook.com/122701407787612/posts/3180534675337588/
請顧客私訊小編:「勁舒適,豪安心!」,小編確認後會傳送專屬抵用券序號給您
下載並註冊YAMAHA LIFE APP, 傳送門: https://appurl.io/AAhWUvNGr
至「我的票券」下方點選「兌換序號」輸入您的序號即可取得抵用券(限量2,000張,送完為止)
※ 50元7-11現金抵用券請於全台7-11門市ibon輸入序號進行兌換,兌換期限至2020年8月31日23:59分止,兌換方式請洽全台7-11門市。

活動注意事項:

每位APP會員僅能參加一次,並於上述活動期間完成合照與留言上傳至活動貼文,始能享有上述取得50元7-11商品折價券之權利,票券代碼於24小時內進行FB私訊發送,請耐心等候小編回覆,實際狀況以本網站公布為準。
活動參加者於參加本活動之時,即同意接受本活動辦法及注意事項,如有違反,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加資格。
所有註冊APP會員資料填寫務必正確無誤,所有資料皆會保密。
本賞車體驗活動限定於台灣本島地區之YAMAHA經銷商進行,參加者僅限設籍於台灣、金門、澎湖、馬祖地區。
參加者有任何破壞活動進行及網站管理者的運作、違反網站管理者的使用條款之行為,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加或得獎之資格。
電子票券發送後若有遺失或被竊等喪失佔有之情形,主辦單位不負補發之責任。
本活動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電話線路等其他不可歸責於活動主辦單位之因素,而使參加活動者之登錄資料有遺失、錯誤等所導致無效之情況,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主辦單位保留隨時變更活動辦法、票券內容,以及暫停、延長、提前終止本活動之權利,本活動辦法若未盡詳細事宜或應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得隨時修訂公佈,修改訊息將於本網站上公佈,不另行通知。主辦單位就活動內容、票券內容得依實際狀況及較佳效果斟酌調整,並保有對於活動規則之解釋權利。
本次活動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官網不另行通知。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賞車體驗「勁豪 125」送50元 7-11現金抵用券!
Webike編輯部

【台灣山葉】YAMAHA重機車主ARTC高速周回路馳騁召集令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Yamaha將邀請Yamaha全系列重機車主*,在7月19日於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舉辦「ARTC高速周回路」騎乘體驗會。

 

Yamaha自2012年引進販售大型重機以來,迄今已在台灣的市場擁有8個車款可供選擇。每年度亦為重機車主們提供多元的活動,來共享騎乘的樂趣。

 

本次騎乘體驗會,邀集Yamaha全系列重機車主,一同奔馳在位於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且擁有彎道坡度達38º的「高速周回路」環形測試道上!在速度與地心引力互相拉扯的騎乘中,激發腎上腺素的飆升、衝擊心臟的跳動,帶給您前所未有的騎乘感受!

 

*台灣山葉代理販售之重機,共計有下列8個車款:「TMAX」、「XMAX」、「YZF-R3」、「MT-03」、「MT-07」、「MT-09」、「XSR700」、「TRACER 900 GT」。

活動流程

7月19日 (日)
活動流程 所花時間 活動地點 地址
1 報到/集結/整隊 30分鐘 台灣玻璃館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四路30號
(請先完成報到,勿直接前往ARTC 高速周回路騎乘)
2 安全講習/部用品整備 30分鐘 講習教室
3 高速周回路騎乘 20分鐘
(進場>騎乘(約五圈)>出場)
ARTC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6號
4 繳還借用部品/臂章周邊活動 約30分鐘
自由體驗(後賦歸)
台灣玻璃館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四路30號

注意事項

  • 本活動僅限台灣山葉代理販售之重機:「TMAX」、「XMAX」、「YZF-R3」、「MT-03」、「MT-07」、「MT-09」、「XSR700」、「TRACER 900 GT」,共計8個車款。
  • 活動費用:車主每人1,000元,費用包含台玻館消費抵用券(NT$200元),及本活動紀念品乙份,以及車主保險費(ARTC高速周回路騎乘 僅限報名車主入場、若有攜伴車友請在台灣玻璃館等候)。
  • 為鼓勵出席,活動報到時,於現場領退NT$200元,若不克出席者,恕不退款,贈品可補寄,郵寄費需自行負擔。
  • 本活動一律採網路線上報名,並謝絕現場報名。 填寫完報名資訊後,請於兩日內以臨櫃或網路ATM方式匯款至指定帳戶,逾期失效。
  • 活動當天,車主務必攜帶「大型重機駕照」正本,作為報到、身分核對之用。
  • 活動逾時未到、不克出席或現場核對相關認證不符資格者,恕不退還報名費用。
  • 為保障雙方權益、以及重視報名者的騎乘安全與規範,活動當天會請車主簽署「騎乘體驗切結書」,若車主有不服教練指示、危險駕駛等違反切結書內相關規定之情事,教練有權立即停止活動,並不予退費;若造成車輛及人身損失,車友須負擔賠償責任。
  • 為配合防疫工作,活動當日請配合酒精消毒以及體溫量測。若體溫超過37.5 度不得參與活動並退還報名費用。
  • 按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防疫辦法,進入ARTC請自行攜帶口罩,否則不得入場。
  • 若遇天災、豪雨或其它不可抗力之因素,主辦單位有權宣布停止或延後活動,並將以電話或簡訊通知參加車主。
  • 洽詢專線電話 0916-528-190 呂小姐。專線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2:00,14:00-18:00。
  • 報名期間自6月18日起至7月3止,限定名額200位,額滿為止。
  • 詳細高速周回路測試道騎乘路線依當日現場規劃為主。
  • 因安全考量,詳細高速周回路測試道騎乘路線與速限,請依安全指導員指示騎乘,不得自行任意變更與超越帶隊指導員

肖像權使用宣告:

報名參與本公司所舉辦之公開活動,本公司會將該活動經過製作成影片或寫真,做為日後宣傳或行銷等相關用途;如您不同意您的肖像為前述相關用途時,請勿報名參與活動。

人資料保護法應告知事項:

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簡稱個資法)第八條規定,向台端告知下列事項,請詳閱:

  • 蒐集機關名稱: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蒐集之目的:騎乘體驗會活動報名、保險辦理、身分核對及聯繫、騎乘體驗會活動問卷調查。
  • 個人資料類別:C001、C002、C003、C011、C038、C039。
  •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期間: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存續期間、本公司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及相關法令就資料之保存所訂年限。
    地區:中華民國境內。
    對象: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方式:於前開特定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
  • 台端依據個資法第三條規定得行使之權利及方式
    得向本公司請求查詢、閱讀或請求製給複製本,而本公司得酌收必要成本費用。
    得向本公司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及請求刪除,本公司得酌收必要成本費用。惟依法本公司因執行業務所必須者,本公司得拒絕之。
  • 台端得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
    惟台端若拒絕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本公司將無法進行必要之審核及處理作業,恐導致無法提供台端相關服務。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YAMAHA重機車主ARTC高速周回路馳騁召集令
Webike編輯部

【車主有話說】我騎這傢伙32年了!YAMAHA「SR400」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YAMAHA SR400 (1988)車主評論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台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雨上がりさん”分享他與SR400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SR400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SR400了​​解的優點或不足。

1. [簡單介紹]

・駕駛年齡,騎乘觀點
我騎摩托車已經42年了,繼HONDA/CB50、SUZUKI/ hassl250、kawaski /Z400B1及YAMAHA/SRX250之後,還騎過這輛SR400,四個日本品牌的車全都騎過!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雙缸以下的引擎車款,而且也比較喜歡經典風格。

 

入手時間

我在1988年買了它,從那以後一直擁有著它,因為有段時間我不怎麽騎這輛車,所以32年來的總里程數不到5萬公里。

 

・入手動機

在當時,這輛車就已經算是單缸引擎界的經典,時至今日也是如此吧!

2. [滿意度/優勢]

・優勢之處

不知道僅腳踏啟動算不算優點 (笑),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天氣或車輛狀態不好導致不好踩發的流了一身汗,但在成功發動的那一刻發出"砰砰砰"的排氣聲總是令人興奮,這個過程經歷再多次我都很享受也覺得很過癮。

 

・關於騎乘

我本來就不追求摩托車的速度能騎多快,雖然SR400的底盤裝置和引擎都很好駕馭,但在路上遇到快車時還是要趕快讓路才行;SR400果然還是最適合悠閒的騎乘並欣賞沿路風景及風光吧~

 

・關於外觀

我曾經有改裝過它,但在最近的3年內我又把它恢復到原廠設定,因為我覺得這樣騎乘起來最舒服、看起來也最順眼。

 

3. [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

雖說我不在意摩托車能騎多快,但排氣量400cc的SR400在騎乘高速公路時總有那麼一點力不從心,所以我外出旅行時會盡量避開高速公路,但這樣也為旅程帶來意想不到的風景。

 

・關於騎乘

不能不說,新款SR400的性能已經向更優異的方向提升,雖說原廠的排氣聲浪已經不錯,但或許可以再更好。

 

另外,最近夏天的極端高溫天氣對氣冷式乾式油底殼單缸引擎的SR400來說並不是很友好。

 

・關於外觀

其實,這輛SR400的外觀有些改裝,我自己降低了坐墊、安裝了儀表風鏡,換裝了Wise Gear的迷你方向燈、油門線是Bore Ace的雙油門線,後照鏡也從舊的菱形改為最近的橢圓形。

 

4. [總評(推薦給這些騎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我越來越喜歡這輛車了。雖然它沒有大車的氣勢,甚至性能也不如某些排氣量小很多的摩托車款,但這也是為什麽我認為能夠控制一輛摩托車,而不是被摩托車控制的原因。

 

一邊和摩托車對話、一邊享受著空氣的味道和季節的顏色,正因為能真實的以身體感受到種種,對於悠閒自在享受生活的人來說,SR400應該是一輛能相伴長久的好朋友。

 

相關新聞頁面

經典復活! YAMAHA「SR400」日本11月開賣

YAMAHA在日前宣布將於11月22日起重新推出在去年(2017)停止生產的「SR400」。…繼續閱讀

 

 

 

 

YAMAHA「SR400」獲頒日本2019年度優良設計大獎

YAMAHA旗下長銷超過40年的摩托車款「SR400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在日前獲…繼續閱讀

 

 

 

 

掌握在手上的經典 KAWASAKI「Z2」/YAMAHA「SR400」

青島文化教材社於日前推出了不需再塗裝就能完美重現實車質感的1/12比例摩托車…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日本」
「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我騎這傢伙32年了!YAMAHA「SR400」
Webike編輯部


【CyberRider】潑墨山壁:哈尤溪溫泉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本文作者 CyberRider:Giovanni】

 

位於台24線的霧台,是許多車友愛去的高山部落。

 

位於屏東縣的霧台鄉,除了有神山瀑布以及櫻花王讓人印象深刻之外,其實還有非常多的美景存在著。這是因為全鄉位處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上的中央山脈尾端。加上一路從高山流下來的隘寮北溪,將群山峻嶺沖刷成蜿蜒的溪谷,更將霧台鄉轄內的村落呈現出各具風貌的景色。

 

▲極具特色的石板建築

 

▲百合花代表著神聖、高貴、純潔,是魯凱族的象徵之一。

 

▲谷川大橋下的伊拉部落

 

▲最近很夯的紅藜

 

▲顏色鮮紅的紅藜是部落裡的經濟作物之一

 

以魯凱族為主的居民,漫步在路上,隨處可見到代表性的百合花與百步蛇,以及陶壺的圖騰。事實上,從還在低海拔的三地門開始,就已經有多處可供佇足觀光的場所。不過我們這次主要的目的在山裡的風光,所以我們就繼續往前走吧。

▲奇妙的白雲,隨手就可以在路邊欣賞到。

 

▲過了神山;還不到霧台的時候,記得要往左邊下去才會到大武。

 

從台24線一路進來(在三德管制站必須辦理入山登記的手續),在經過谷川大橋之後,先到達的是神山部落。繼續往霧台風景區前進,但在快到時記得要往左邊的叉路下山(有往大武的指標)。一路顛簸之後,就會到達通往大武部落的古仁人橋橋頭。

 

▲過了橋就是位於隘寮北溪旁的大武部落。

 

 

 

▲半路往山下看,圖中下方的山脈裂縫,就是人頭瀑布的所在

 

▲到了大武若要去人頭瀑布的話,就是往下游的方向走。

 

以古仁人橋為基準的話,往下游;也就是左手邊不遠處,有一個被稱為人頭瀑布(或飛龍瀑布)的景點。如果不想走太遠的話,譬如說我們這次的主角;哈尤溪(步行路程需時4~5小時)。可以就此處做為遊憩的重點。而要去人頭瀑布的話,可直接過橋後左轉,循小路切至溪床繼續前行即可到達。要注意的是,由於瀑布從外面完全看不到。一個沒注意的話,可能就會讓你繼續往前去走冤枉路了。所以要注意,瀑布就在一面像是金字塔的三角型崩壁後面。只要注意到這面崩壁,轉過之後就會看到一處缺口。而瀑布就在裡面。

 

▲看到這塊三角型的巨岩,再繞過去就到人頭瀑布了。

 

 

 

▲人頭瀑布要從這裡進入(須涉溪)

 

▲沒注意的話,還真不知道裡面別有洞天。

 

▲瀑布雖然不高,但從裂開的山璧湧出卻也氣勢磅礡。

 

▲在夏天應該是消暑的聖地。

 

 

 

回到我們這次的重點;哈尤溪。事實上,如果不想用步行的方式到達,其實部落有提供收費的交通運輸(含導覽)。不想太耗費體力的朋友,不妨可以順便促進一下部落的經濟發展。而如果是用步行的方式,其實也就是當作建行。因為比起花蓮二子山溫泉的路況,由於哈尤溪經常有吉普車等四驅車輛通行,因此跟著”路”走,也就到了。

 

▲從古仁人橋往隘寮北溪上游走就是此次的目的-哈尤溪。

 

 

 

 

 

 

 

當然,如果想用摩托車進入的話也是可行,不過部份要過溪的路段可能會是比較大的考驗。因此如果可能,真心建議用步行的方式,因為沿途的美景只有用雙腳的速度才能慢慢的體驗與感受。

 

 

 

▲往哈尤溪的路上也可以看到一個高懸的瀑布。

 

 

 

 

 

 

 

 

 

 

 

 

 

在到達隘寮北溪與哈尤溪的交接處後,記得往右邊的溪谷走,因為這條才是哈尤溪。如果往左邊的溪谷走的話,那就變一路上溯隘寮北溪了。不過不用擔心,因為路上就這麼一個大交匯處。真能走錯的話,那也只能欽佩了。

 

 

 

 


▲這是哈尤溪的第一面彩壁。

 

 

 

 

 

 

 

哈尤溪的上游就是魯凱族的聖地-小鬼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搜尋一下巴冷公主的淒美傳說。不過我們這次要去的地方並不會到哈尤溪的源頭。因為在進入哈尤溪沒多久後,你就會看到讓人驚豔不已的巨大;並且斑斕不已的石壁了。事實上,第一面進入眼裡的岩壁還不是最漂亮的。然而已經會讓你讚嘆這大自然的神奇。繼續往前,更漂亮的五彩石壁出現後,只能說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然而再更往裡面走的話,以黑白之姿所出現的牆面,伴著從岩縫流出的溫泉,只能說這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哈尤溪的第二面彩壁。

 

 

 

 

 

 

 

 

 

 

 

 

 

 

 

 

另外,雖說從石壁上流下的是溫泉(只有黑白這塊石壁才有),但因為水量並不豐沛,所以並無法浸泡。不過在進來隘寮北溪的半路上,其實有另外一處豐沛的溫泉,想泡個過癮的,可以在該處享受。同樣的,由於此處位置偏遠原始。因此在雨季或是水量大的時候並不適合前往。而多處的山壁也可看出崩塌的現象。因此在前往之時,務必要考慮好自身的安全。

 

▲哈尤溪最裡面的第三道潑墨彩壁。

 

▲只有這道潑墨彩壁的泉水是熱的。

 

 

 

 

 

 


▲傳說中的聖石。

▲石灰華沉積出的奇妙結構。

 

 

資料授權「CyberRider」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CyberRider】潑墨山壁:哈尤溪溫泉
Webike編輯部

1.8L的巨大存在感!BMW「R18」登陸日本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以搭載超大排氣量水平對臥引擎而掀起話題的BMW巡航車款R18,現在終於正式進軍日本!古典造型的車架加上BMW傳統的水平對臥雙缸引擎,這樣的搭配足以讓巡航車車迷們為之著迷,絕對能夠在巡航車車款類別中帶來一股全新的風潮。

絕對會在巡航車類別引發風暴!

BMW原本是打算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辦的手工改裝車「The Handbuilt Motorcycle Show」上首度公開R18,不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關係,改裝車展最後只能停辦。

 

從BMW打算先在巡航車的發源地-美國公布新車,就能看出他們想要突襲這個市場的用意,不只早早就準備好改裝零件,而且還是Vance & Hines以及Roland Sands Design等美國品牌,從此就可以看出BMW非常用心的想要打開新的市場。

 

▲【BMW R18 FIRST EDITION】■全長2440 軸距1731 坐墊高度690(各mm) ■345kg(裝備重量) ■1802cc氣冷/油冷式四行程OHV 4汽門水平對臥雙缸引擎, 91ps/4750rpm、16.1kgm/3000rpm 油箱容量16L ■輪胎F=120/70R19 R=180/65B16 ●預估日本售價:250萬日圓上下

 

▲正立式前叉的內管直徑達49mm,避震行程則是前輪120mm、後輪90mm,標準配胎是Bridgestone的H50,後輪寬度為180mm。

 

這台車打從一開始走的就不是現行車款的既定路線,而是選擇直接打動改裝車迷的芳心,因此BMW選擇的展出地點既不是米蘭國際車展也不是科隆車展,而是先在2016年4月在義大利北部科莫湖的改裝車展「Concorso d'Eleganza Villa d'Este」中展出了「R5 Hommage」,然後又在2018年橫濱的Hot Rod改裝車展中展出了搭載這顆引擎的改裝車。

 

藉著又在2019年的Concorso d'Eleganza Villa d'Este上發表「Concept R18」,然後才在米蘭國際車展上公布了搭載頭燈整流罩的「R18/2」。摩托車廠牌發布新車款的地點選的不是在常見的摩托車展上,而是在改裝車展上持續推廣新車,這樣的出場方式完全打破了常規。

 

▲【參考了在84年前登場的R5】沒有後避震器的底盤裝置重現了1936年式R5(照片右邊),在2016年的改裝車展上公布的「R5 Hommage」正是R18(照片左邊)問世的序章。

 

看過實車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它的重心很低。概念車款採用了大直徑輪胎,從前輪19吋/後輪16吋的配置就不難想像出它在騎乘行進間能夠穩穩地貼附在路面上。

 

實際跨坐上去之後,筆者也試著將車子扶起來看看,因為重心低的關係,所以一點都不會覺得它重達345kg,整台車在細節部分的質感非常高,排氣音也相當渾厚的魄力十足!

 

▲【輕鬆的騎乘姿勢,雙腳都能夠穩穩踩到地面】採用了能夠實現輕鬆且具攻擊性騎乘姿勢的腳踏,且增高把手的握把被設計成靠近騎士身體,騎乘姿勢輕鬆且精簡,並不會特別挑剔騎士的體型。

 

由於坐墊高度只有690mm的相當低,所以身高175cm的騎士能夠雙腳穩穩踩在地面上,且因為重心低的關係,扶起車身時也感覺非常輕盈。

 

▲全新研發的氣/油冷式OHV 4汽門水平對臥雙缸引擎的缸徑行程比是107.1×100mm、,排氣量也確保在1802cc,汽缸頭、頂桿、進氣閥直徑48mm的進氣口蓋加上鋁合金製的鍍鉻外蓋,讓外表看起來極為搶眼。

 

▲(左)配備兩個300mm的前碟盤煞車,並且採用了操作性優良的四活塞卡鉗。(右上)特別作外露設計出來的傳動軸。(右下)選購配備還推出了方便移動車身的倒車輔助系統,只要將拉桿向左轉動就能夠啟動。

 

▲代表R5的洋梨型油箱的容量達16L,基於人體工學所研發出的坐墊海綿相當硬。

 

▲(左)尾燈採用與方向燈整合的設計,讓車尾看起來非常簡潔俐落。(右上)燈具類都是使用LED燈組。(右下)儀表板上的液晶螢幕可以顯示騎乘模式Rock/Roll/Rain。

 

▲【也有不同的版本】單人坐墊版採用了大膽刪掉後座部分的造型,這個版本看起來更有古典風格,可以說是忠實再現出R5的造型。

 

▲【還有改裝零件】雖然BMW的選購配備中就有推出改裝零件,不過除了歐洲廠牌之外,也有像是Vance & Hines以及Roland Sands Design、Mustang坐墊等美國製的產品。

 

相關新聞頁面

【編輯長專欄】經典歷史於現代重生 BMW「R18」

R18參考的設計基礎是1936年製的「R5」,研發概念應該是想要融合古典設計及...繼續閱讀

 

 

 

 

不畏世俗束縛!BMW「R18」全球首發

BMW Motorrad將在2020年4月4日(星期六),於YouTube上推出其概念車款R18的全球…繼續閱讀

 

 

 

 

60年代的經典重生 BMW「Concept R18」磅礡登場!000-62

結合BMW旗下無數車款的古典設計象徵並重現1960年代水平對臥引擎的現代車款,看起來會是…繼續閱讀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1.8L的巨大存在感!BMW「R18」登陸日本
Webike編輯部

FIM EWC/1個號碼1個故事-關於JMA MOTOS ACTION BIKE的No.34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自2017-2018賽季以來,JMA Motos Action Bike車隊就以一輛印有34號的SUZUKI賽車,參加了FIM耐力世界錦標賽的Superstock級別比賽,34號是一個標誌著過去的時代。

 

JMA代表團隊經理讓·馬克·亞當(Jean-Marc Adam),在2017年,當JMA MOTOS ACTION車隊誕生時,他就渴望使用這個意義深遠的號碼。因為這是他在1990年代就憑藉DAP Motos 91在FIM EWC上大放異彩,所以他渴望再次使用相同的數字 。

 

車隊經理解釋說:“不幸的是,別的車隊已經使用了91號。” “我們想也許我們可以使用家鄉Savoie(薩瓦省)的行政編號73號,但也被告知無法使用。 最終選擇了34號,由於我們騎行的是SUZUKI的賽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對Kevin Schwantz的一種致敬。”

 

JMA Motos Action Bike車隊畢竟查閱了許多關於DAP Motos 91在90年代的輝煌歲月。當年,Kevin Schwantz是GP500的領跑者,贏得了1993年世界冠軍頭銜。

EWC系列專欄

FIM EWC/「Between 2 Wheels」第二集將在Facebook和YouTube直播

新一期 “Between 2 Wheels “節目將於歐洲中部時間6月23日星期二晚上6點30分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直播,為您帶來FIM耐力世界錦標賽的新聞  …繼續閱讀

 

 

 

FIM EWC/「Between 2 Wheels」將在Facebook和YouTube直播

Between 2 Wheels是FIM耐力世界錦標賽最近推出的新節目。即將在歐洲時間6月9日(星期二)下午6點30分,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可以觀看第一集直播。 …繼續閱讀

 

 

 

FIM EWC/BMW Motorrad World Endurance開始在比利時進行訓練

BMW Motorrad World Endurance車隊在封鎖後首次在比利時(Zolder )佐爾德賽道亮相。車隊渴望回到最佳  …繼續閱讀

 

 

 

FIM EWC/1個號碼1個故事-關於NO LIMITS MOTOR的No.44

這支獨立的義大利車隊從2000年初開始參加FIM EWC的比賽。他們的黃黑相間的SUZUKI賽車從壹開始就印  …繼續閱讀

 

 

 

FIM EWC/為Christophe Guyot送上美好祝福

GMT94 Yamaha車隊經理克裏斯托弗-蓋伊(Christophe Guyot)昨天(周三)在巴黎附近的卡羅爾賽道進行訓練時。他在一次車禍中受了重傷。  …繼續閱讀

 

 

 

FIM EWC/1個號碼1個故事-關於Coyote Louit Moto的No.33

這支獨立車隊自2000年24 Heures Motos首次亮相以來,就一直使用著他們所在地區Gironde的獨特號碼。33 Coyote Louit Moto車隊在2015年贏得了FIM耐力世界杯的冠軍  …繼續閱讀

 

 

 

FIM EWC/Moto Ain重返賽道

Moto Ain在Castellet賽道上重新開始行動。這支由YAMAHA贊助的法國車隊是上賽季的FIM耐力世界杯冠軍,在2020年的Superstock級別中也是處於領先地位  …繼續閱讀

 

 

 

FIM/EWC「Between 2 Wheels」將在Facebook和YouTube直播

Between 2 Wheels是FIM耐力世界錦標賽最近推出的新節目。即將在歐洲時間6月9日(星期二)下午6點30分,在Facebook和YouTube上可以觀看第一集直播  …繼續閱讀

 

 

 

FIM EWC/SERT新成員首次亮相

Suzuki Endurance Racing Team在上週末重返Vigeant賽道。Gregg Black、Etienne Masson和Xavier Simeon重新回到GSX-R1000,進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訓練  …繼續閱讀

 

 

 

FIM EWC/ERC Endurance為24 HEURES MOTOS全力備戰中

繼去年12月在雪邦的DUCATI首秀之後,ERC Endurance車隊已經準備好在8月底在勒芒舉行的24 Heures Motos比賽讓義大利的這個品牌更加的奪目炫眼  …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EWC 世界耐力錦標賽官方網站」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FIM EWC/1個號碼1個故事-關於JMA MOTOS ACTION BIKE的No.34
Webike編輯部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ODAX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ODAX成立於1988年1月的日本宮城縣仙台市,目前的代表董事為小田隆史先生,主要業務為生產摩托車零件、汽車零件、用品及零配件的進口、零售及批發等,除了在產地-日本外,台灣、英國及美國地區也都購買的到ODAX的產品。

 

▲位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市宮城野區的ODAX店址

 

ODAX的產品類別廣泛,舉凡風鏡及LED燈相關電子零件、CNC金屬零件、整流罩、風鏡等皆有推出,不僅零件型號因應車型有所差異、對應廠牌更有HONDA、YAMAHA、SUZUKI、KAWASAKI、Triumph、BMW、DUCAT、KTM、APRILIA、MV AGUSTA等相當多樣,能提供騎士更多的選擇搭配。

 

其中最熱門的商品便屬摩托車用風鏡,雖然厚度僅約2~4mm,卻是具備能承受300km/h高速騎乘的耐用性及整流效果優異的風鏡套件,在英國超級摩托車錦標賽(BSB)中被很多車隊選用,因此其效果是通過實戰測試的保證。

 

ODAX推出的風鏡產品除了有多種顏色可選擇外,還有多樣化的形狀組合,例如加寬型風鏡、加長型風鏡、儀表小風鏡,搭配淡墨色、電鍍色等不同顏色的豔麗組合,讓車輛的整體外觀顯得特別出眾。

 

熱門商品除了形狀、顏色零瑯滿目的車款專用風鏡能讓車輛擁有絢麗外觀外,具有實用性的後貨架及後靠背等能提升車輛載物能力及乘客舒適度的產品,ODAX也都有研發;不只外觀要帥氣,實用內在也是必不可少!

 

※點選圖片可直接開啟該分類商品頁面。

風鏡

整流罩

後貨架

土除套件

把手護弓

大燈護罩

最新商品頁面

ODAX品牌新商品頁面

相關新聞頁面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Hyperpro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TRICK STAR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SW-MOTECH

 

 

 

 

 

資料來源「ODAX」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ODAX
Webike編輯部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XAM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公司所在地位於日本大阪的XAM創立於1986年10月,主要服務項目有摩托車零件、賽車零件、汽車零件的販售及進出口業務,自行研發設計及製造的產品則以齒盤為大宗。

 

在摩托車熱潮席捲的1980-90年代,當時齒盤材質皆以鋼製為大宗,時至今日大部分原廠車款也都採用此材質。鋼製材質雖然相對耐磨,但重量偏重且磨損後容易造成異音等缺點。

 

因此,XAM運用電解工法將二硫化鉬浸入陽極鋁合金的毛細孔中,透過二硫化鉬具有自潤滑特性,能提高齒盤的耐磨性能還能降低摩擦阻力。

 

XAM旗下的齒盤產品大略分成三種系列:

1. TOUTH LIGHT:藉由全新的簍空設計和特殊塗層,製造出一種堅固又輕便的鋼製齒盤。
2. CLASSIC:使用S45C鋼材,此系列的齒尖經過焠火加工,因此硬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3. PREMIUM:XAM旗下齒盤產品的頂級系列,根據實驗證明PREMIUM系列齒盤的耐用性是一般陽極鋁合金齒盤的數倍、硬度也是一般陽極鋁合金的130~150%。

 

※點選圖片可直接開啟該分類商品頁面。

TOUTH LIGHT

CLASSIC PREMIUM

 

XAM生產的齒盤除了功能優異外,還有金、銀、藍、紅、綠、青銅、黑、粉紅、橘、紫等多種顏色可選擇,且各種鍊條規格、常用齒數皆有推出,無論新舊車款都可以選擇到可使用的產品,就算是特殊規格也能客製化訂製,且彩色外觀也能提高騎乘中的整體視覺效果。

 

※點選圖片可直接開啟該分類商品頁面。

前齒盤

後齒盤

 

以硬質陽極處理加上獨特的潤滑製造技術使齒盤的耐用性獲得明顯提升,讓XAM成為更換齒盤時的第一首選。

最新商品頁面

 

 

 

 

 

XAM品牌新商品頁面

相關新聞頁面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ODAX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Hyperpro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TRICK STAR

 

 

 

 

 

資料來源「XAM」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Webike線上摩托車展】XAM
Webike編輯部

無人能敵的限量火箭!Triumph「ROCKET 3 GT」抵台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Triumph Rocket 3 從 2004 年問世以來,主打霸氣的外型、高排氣量的設定,以巡航車的角色準備與 Harley-Davidson Ultraglide、Honda Goldwing 等車款一決高下,不過 Rocket 3 的客群定位過於狹隘,在市場上的能見度並不高。

 

即使如此,擁有超大排氣量的 Rocket 3 堅持到了 2017 年,卻在歐洲的環保規範下,暫時於舞台上謝幕,不過 Triumph 以超越自己為目標,於 2019 年搶在米蘭車展前推出了全新的 Rocket 3 車系,一舉將排氣量提升至 2458c.c.,帶來 167 匹馬力,22.5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而令人振奮的是,Triumph 總代理安東貿易在 2020 年 4 月份,確認引進 Rocket 3 GT 版,並且選在 6/24日舉辦 Rocket 3 GT 新車鑑賞會。

 

TRIUMPH Rocket 3 GT 車輛特點

搭載排氣量 2458c.c. 水冷直列三缸引擎
搭載第二代 TFT 全彩液晶螢幕 (支援導航、電話接聽、音樂播放...等功能)
搭載 IMU 慣性量測儀
搭載 Brembo Stylema 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
搭載 Cornering ABS
搭載四種動力模式 (Road, Rain, Sport, Rider-Configurable)
搭載定速巡航系統
搭載上坡輔助系統
配備風鏡、高低可調乘客後靠背、加溫握把
配備 KEYLESS 無線鑰匙
乾燥重量 294kg (較上一代減少 15% 車重)
引擎減重 18kg
三段可調騎士腳踏
750mm 座高

TRIUMPH Rocket 3 GT 車輛售價

Triumph Rocket 3 GT 的售價為 158 萬新台幣,對 Rocket 3 GT 情有獨鍾的車主,千萬要把握機會。

TRIUMPH Rocket 3 GT 性能配備

Rocket 3 搭載一具排氣量高達 2458c.c. 的水冷直列三缸引擎,可在 6,000 轉時提供最大 167 匹馬力,在 4,000 轉時提供驚人的 22.5 公斤米扭力,而這樣的扭力輸出表現,與搭載排氣量 2500c.c. 自然進氣的家用房車同等級,除了較上一代機種有著更大的排氣量,透過曲軸箱、潤滑系統、油底殼、平衡軸的變更下,Rocket 3 光是引擎部分就減去了 18 公斤。

 

雖然 Rocket 3 GT 本身就具有相當的辨識度,不過排氣管頭段採用了鋁合金壓鑄成形,獨特的外觀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

 

排氣管的走向採用 3-1-3 配置,並且以左一右二的方式來安放排氣管尾段出口。

 

有鑑於 Rocket 3 壯碩的身材,在前懸吊部分採用了 Showa 47mm 倒立式前叉,可調整回彈與壓縮,懸吊行程為 120mm。前煞車系統用上了高規的雙 Brembo Stylema 輻射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 320mm 雙浮動碟盤,並且以 Cornering ABS 作為輔助。

 

後懸吊部分採用 Showa 全可調掛瓶式單槍中置避震器,懸吊行程為 107mm。

 

後煞車系統採用 Brembo M4.32 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 300mm 圓形固定碟,同樣以 Cornering ABS 作為輔助。

 

前輪輪框採用 17 吋鋁合金形式,輪框造型為十幅雙肋,並且以銀、黑兩色作為視覺上的搭配。前輪配胎為 Avon Cobra Chrome,輪胎規格為 150 / 80 -17。

 

後輪輪框採用 16 吋鋁合金形式,輪框造型採用十幅雙肋配置,同樣以銀、黑兩色作為搭配,由於採用單搖臂配置,以及短尾管設計,得以見到完整的輪框樣貌,在輪穀 TRIUMPH MOTORCYCLE 字樣以及廠徽。後輪配胎為 Avon Cobra Chrome,輪胎規格為 240 / 50 - 16,頗具霸氣的後輪寬度為 Rocket 3 長久以來的配置。

TRIUMPH Rocket 3 GT 車輛細節

若以單一燈具來看的話,其實可以發現這個 LED 頭燈是源自於 Triumph Scrambler 1200 車系,不過為了保持 Rocket 3 車系長久以來的雙圓燈配置,便將兩組燈具合併,燈具內部以 Triumph Logo 作為點綴。

 

由 Triumph 台灣總代理所引進的 Rocket 3 為 GT 版本,在車頭處配有風鏡,可減緩騎乘時的風壓。

 

除了優異的車輛品質,Triumph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 TFT 全彩液晶螢幕,甚至在 2018 年推出了第二代的 TFT 全彩液晶螢幕,可透過 MYTRIUMPH APP,並將智慧型手機以藍牙的方式與車輛連結,就可享受導航、電話接聽、讓騎車的樂趣更上一層樓,這具儀表為 Rocket 3 GT 的標準配備。

(需選購 My Triumph 藍芽模組)

 

Rocket 3 GT 將加溫把手與定速巡航控制系統列為標準配置,左把手總成上依然保有五向選單操作按鍵、動力選擇、大燈/定位燈切換、方向燈、喇叭,遠/近燈切換則是位於總成背面。

 

右把手總成為雙黃警示燈、緊急熄火/電門啟動與主選單按鍵。

 

尾燈同樣採用 LED 形式,與碩大的車尾造型融為一體。考量到雙載出遊的需求,Rocket 3 GT 體貼後座乘客的舒適性,出廠即配置了高可調的後靠背。

 

Rocket 3 GT 的椅墊採用前後分離式設計,在座高方面為 750mm,較 Rocket 3 R 的 773mm 少了 23mm。

 

針對不同身形的騎士,Rocket 3 GT 替前腳踏位置提供了三段可調設計。

 

英國人對於美學有嚴格的要求,後座乘客腳踏採用兩段式的收折設計頗具獨特性。

在 Triumph Rocket 3 GT 發表會的現場,馬上就誕生了兩位車主,一同上台舉杯慶祝!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原文出處:TRIUMPH ROCKET 3 GT 抵台!無人能敵的限量火箭

 

資料授權「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無人能敵的限量火箭!Triumph「ROCKET 3 GT」抵台
Webike編輯部

穩定與輕量化的完美融合 X-lite「X-803RS Ultra Carbon」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MotoGP技術下放造就高速穩定性

X-Lite是義大利知名安全帽製造商Nolan的旗下品牌,最近他們以X-803 Ultra Carbon為基礎加上空氣力學擾流翼的推出了X-803RS Ultra Carbon,這同時也是一款符合FIM新標準的帽款。

 

▲X803RS Ultra Carbon [X-lite] ●安全認證標準:SG MFJ ●尺寸:SML XL SML XL ●尺寸:SML XL ●

 

一拿到安全帽時,吸引筆者的是品質,亮面碳纖維具有獨特魅力,搭配上透明的擾流尾翼加上細節的完美品管,讓整體質感非常高。

 

讓人印象深刻就是擾流尾翼的效果。當沒有安裝擾流翼的情況下騎乘速度在100km/h時,會有明顯的拉扯感,但在安裝後的穩定性明顯增加,雖然風切聲會略為上升,但筆者認為在賽道上,穩定性遠比風切聲大小還要重要。

 

因為筆者沒買到合適的尺寸,所以戴起來的感覺就不說了,但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很輕,且氣流可以直接從額頭的進氣口灌入帶走頭頂熱氣,這個特色和基礎款的X-803差不多,因此這帽款不管是在賽道還是公路上使用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基於計算流體力學研究和風洞實驗,加上與MotoGP車手合作開發的擾流尾翼,這組擾流尾翼使用專用工具就能輕鬆安裝和拆卸,也可以更換成與X-803相同的可變擾流尾翼(兩者都包含在內)。

 

▲可開閉的進風口安裝在兩個地方:額頭及嘴巴,頭頂為瓣狀,對消除頭頂熱氣及嘴巴霧氣相當有用。

 

▲內襯採用義大利製的抗菌布料,觸感相當光滑,且包括下巴帶襯套在內全都可以拆卸。

 

◆ Webike-摩托百貨 【X-lite】 X-803RS Ultra Carbon 商品頁面

相關新聞頁面

Arai即將推出「RX-7X」專用整流鴨尾

Arai全罩式安全帽「RX-7X」的選購配件,連征戰全世界最頂級賽事MotoGP的頂尖賽車 …繼續閱讀

 

 

 

 

Arai推出更方便安裝的「AR 防霧貼片」

安全帽鏡片上的霧氣永遠是騎士的煩惱之一。尤其是雨天和寒冷天氣時等紅綠燈時, …繼續閱讀

 

 

 

 

騎乘復古車型的絕佳搭配 Arai「RAPIDE-NEO」

Arai在去年(2018)12月推出的全罩式安全帽款「RAPIDE-NEO」,以截然不同的外型 …繼續閱讀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穩定與輕量化的完美融合 X-lite「X-803RS Ultra Carbon」
Webike編輯部


【台灣山葉】勁豪125選購配件優惠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活動內容

Yamaha為回饋新購勁豪125(七期)車主,即日起下載YAMAHA LIFE APP註冊會員並完成愛車登錄,即可以優惠價格購得專屬選購配件,讓自己的愛車更加舒適,騎乘時更加安心,歡迎車主至全台Yamaha販賣店參觀選購。

活動說明 :

活動期間 : 即日起~2020/8/31
活動對象 : 新購勁豪125(七期)車主

活動方案 :

貼心實用:內含「隔熱坐墊套(碟煞專用)」一個、「USB充電座」一組及「內置物袋」一個,優惠價:$1,488元(※此方案限用碟煞版)
舒適可靠:內含「舒適後靠墊組」一組及「USB充電座」一組,優惠價:$1,988元
安心裝載:內含「後架總成」一個及「USB充電座」一組,優惠價:$2,288元
自由選配:凡購買勁豪125下列指定選購配件(隔熱坐墊套、USB充電座、內置物袋)任1項者,即享建議售價9折優惠;任2項者,即享建議售價85折優惠。
各項選購配件建議售價:
後架總成$2,450元、舒適後靠墊組$2,050元、隔熱坐墊套$850元、USB充電座$600元、內置物袋$400元
※以上售價皆不含安裝工資

使用須知 :

優惠券取得
註冊並登入YAMAHA LIFE APP 會員
登錄愛車,完成後系統將於3分鐘內發送優惠券(若未收到優惠券請與店家確認機種型式是否輸入正確,更正後請重新登錄愛車)
點選我的票劵(於APP畫面右下方)
出示優惠券供店家確認

 

優惠券使用
Yamaha店家皆可配合此次活動,但購買前請先與店家確認。
優惠券使用期限至2020/8/31止,逾期失效。
優惠券限使用於指定優惠方案,不可與其他優惠方案合併使用。
優惠券可重複使用,但取消訂單或辦理退貨時,僅退還實際支付的金額。
優惠券為贈品,係屬無償取得,不適用商品(服務)禮券記載之規範。

注意事項 :

選購配件適用機種說明:
‧「隔熱坐墊套」僅適用於碟煞版
‧「USB充電座」僅適用於勁豪125(七期)
請確認上述配件是否與對應機種相符,避免無法安裝,以維護自身權益。
本頁面標示之價格為商品建議售價,未包含安裝工資。
網頁所列商品顏色、式樣僅供參考請以店家實品為主。
商品式樣與價格本公司保留變更權利,本公司有權決定終止及變更優惠券贈送辦法及折抵方式的權利。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勁豪125選購配件優惠
Webike編輯部

【台灣山葉】Nothing but the NMAX!尊爵入主方案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Yamaha NMAX 車輛特色:

「繭」一般的安心感-完美車身比例,安心包覆車主
感受駕馭樂趣-新引擎與車架投入
多重科技配備-絕佳騎乘體驗

尊爵入主方案:

‧ 36期0利率(詳情需洽實體店面)

活動日期 : 2020/06/15~2020/06/30

活動僅限台灣本島地區,詳情請洽全國經銷商

YAMAHA保有活動修改解釋之權利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Nothing but the NMAX!尊爵入主方案
Webike編輯部

【車主有話說】幾乎沒有缺點!SUZUKI「GSX-S750」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台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酔っぱライダー・わたろんさん”分享他與SUZUKI GSX-S750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GSX-S750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GSX-S750的優點或不足。

SUZUKI GSX-S750 (2019) 車主評論

GSX-R750是SUZUKI的大型中量級街車,搭載的這具並列4缸引擎是針對街道進行調校,加上3段可調的循跡控制系統,根本是專門為山路和街道的騎乘樂趣而生。   酔っぱライダー・わたろんさん曾經是GSX-R600的車主,為了在稅金增加前,以及能與上一台車的部分零件共用,他決定換成現在的GSX-S750。   車主最滿意GSX-S750的特色就是"高質感的騎乘舒適性",其中包括優異的油耗 (長途旅行時約26km/L)、平順的動力輸出性和舒適的懸吊特性。   至於車主擔心的問題就是,後座坐墊的公差有點大導致乘坐起來有點不穩的感覺,至於騎士的騎乘姿勢很輕鬆,但騎士的坐墊如果能再寬一些會更好。   「所有設定都很滿意且很容易上手」只要你騎上它,就能和酔っぱライダー・わたろんさん先生一樣擁有設計犀利的外觀、柔順又舒適的車輛,是一輛即使長期擁有也不會過時的摩托車款!

車主評價

入手動機 在這之前我是騎乘GSX-R600,由於騎乘了6年、期間也換過各種大大小小的零件,所以我決定在稅金增加前換車。   優點 ・因為從600cc增加到750cc,所以對動力沒有任何不滿的相當夠用。 ・油耗真是太棒了!我曾在長途騎乘中跑出平均26km/L的表現。 ・引擎和底盤結構都非常平順且舒適,騎乘品質非常高。   不足之處 ・由於後坐墊的公差有點大,導致乘客乘坐時的不是很安心。 ・各方面都太完美,所以需要點瑕疵來平衡 (笑) 建議 ・如果你想買一輛好的摩托車,我推薦這一輛。 ・它的外觀犀利非常直接,所以你可以快速上手。 ・如果你是激烈操駕的車主(例如現任愛車是DUCATI或KTM),那你可能會對GSX-S750的騎乘感覺得無聊,建議購入前先試騎看看。 ・和S1000相比騎的人不多,不用擔心過於主流、在路上隨便都能車聚。   [gallery columns="2" size="medium" ids="64771,64770"]

相關新聞頁面

【車主有話說】我騎這傢伙32年了!YAMAHA「SR400」 我本來就不追求摩托車的速度能騎多快,雖然SR400的底盤裝置和引擎都很好駕...繼續閱讀         向美好過往致敬 SUZUKI「GSX-S750 Zero」 本次要來介紹的特色改裝車款是在2017年11月舉辦的義大利米蘭國際車展中,由義大利…繼續閱讀       新手騎士必讀!入門車款推薦指南 本次企畫是專為那些想要開始騎摩托車的新一代騎士們,介紹些值得推薦的必選摩托車款。挑選摩托車的重點除了外觀及…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Webike編輯部」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幾乎沒有缺點!SUZUKI「GSX-S750」
Webike編輯部

【CyberRider】遠離塵囂的快活 勇闖”投89″力行產業道路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本文作者 CyberRider:Linus】

 

A1

 

對於熱愛冒險的騎士來說,不斷挑戰未知的道路,找尋旅程中令人感動的風景,這是一件浪漫又值得一直做下去的事,說到「鄉道投89線」許多人也許未曾聽聞,但如果是「力行產業道路」很多人就有印象了。力行產業道路起點為南投縣翠華村,終點為台14甲線4.2公里處的彎道,全線長達53.227公里,是全台灣距離最長的鄉道,也因為沿途地質脆弱易崩塌,成為全台灣維護費用最高的鄉道,就因為路途是這樣的不好走,這樣的美景追逐起來才更刻骨銘心。

 

A2
▲鄉道投89線 全長53.227公里

 

騎乘AK550背著齊全的裝備,並做好面對惡劣路況的心理建設,從”投89″的終點開始挺進,山區多變的霧氣與冬季濕冷的雨勢,對於保暖的工作可一點都馬虎不得,還好現在的”投89″已經有許多水泥路面,就算雨天走起來也不至於提心吊膽。

 

A3

 

話雖然此,但來到泥濘或積水路段時,還是必須謹慎的面對路況,免得一個不小心…讓旅程提早結束

 

AA1

 

不一會兒功夫,原本乾淨的車身就沾滿來自”投89″的泥土,所幸行進過程一切都還算順利

 

A4

 

山區多變的天氣雖然惱人,但如果是由雨轉晴那就不一樣了,這次雖然是筆者的力行初體驗,但現在沿路已經有許多水泥鋪面,甚至還有少數是柏油鋪面道路,相比過去的路況已經好騎許多,不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力行”慘烈”道路。

 

A6

 

A5
▲沿途可以眺望的瑞岩部落,遺世獨立的樣貌有著天空之城的美名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會看到前方山腰上有一大片耕地,那裡就是傳說中泰雅族的發源地「發祥村」,若是順著溪谷下游前進,還有名為「瑞岩溫泉」的野溪溫泉,若時間允許不妨進去走走,說不定能對台灣原住民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AA2 (1)

 

隨著路旁的指示牌進入紅香部落(與發祥村不同方向),再繼續往紅香溫泉的方向下切,大約10分鐘路程就能抵達紅香溫泉的所在位置,這邊有可以遮風避雨的湯屋,泉水溫度約在攝氏40~60度左右,屬於弱鹼性的碳酸泉,在微涼的季節特別適合來這裡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AA3

 

A7

 

AA4

▲雖然稱不上豪華舒適,但這樣的湯屋仍然非常享受

 

享受過紅香溫泉清澈的洗禮之後,循著小徑來到紅香吊橋,沉浸在漫步溪谷間的悠閒

 

AA5

 

A8
若使用空拍機視角,峽谷的另一側還有一座連接樹林的吊橋,但似乎要循林間步道才能到達

 

AA6

 

為了晚上能夠一覺好眠,挑選紮營落腳的位置也非常重要,沿著汽車輪胎碾壓的痕跡,在溪床旁的草叢間找到一塊平坦的區域,似乎是最不受干擾又靠近水源的最佳選擇,今晚就在這紮營吧!

 

AA7

 

AA8

 

AB3

▲誰說二輪露營一定要很克難,拿出露營專用爐具與我的不沾鍋,一塊秀色可餐的重磅牛排就是這麼簡單

 

A9

 

杳無人煙的溪豁配上生意盎然的山谷、藍天,對都市人來說是多麼療癒的景色,黑夜時光害極少的溪谷也是觀賞星空的絕佳環境,記得設定好手機的鬧鐘,在沒有任何事物打擾的夜裡,靜靜享受浩瀚無垠的夜空。

 

B1
隔天一早收拾所有行李,繼續往梨山的方向前進,原來力行最困難的路段還在後頭,好在當天風和日麗的天氣夠給面子,讓筆者少吃了很多苦頭,但碰到顛簸的大崩壁路段,或是坡度極大的濕滑泥地還是得非常小心,畢竟動輒200公斤的大羊,可不像小野狼這麼輕鬆啊!

 

B2

 

B4

▲非常精彩的大崩壁路段

 

C1
▲隨處可見的落石讓人看了怵目驚心

 

雖然是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但還是有許多積水的泥濘路面等著你,但這才是力行產業道路好玩的地方

 

AB4

 

這時當地的原住民騎著野狼經過,或許對他們來說,在力行的爛路騎車可能就像喝水一樣簡單呢!

 

B5

 

路雖然沒那麼好走,但崩壁的另外一頭可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山巒,頓時心靈與肉體的疲勞似乎也隨風而釋,也算是這趟旅行意料之外的收穫吧!

 

B6

 

B3

 

為了在夜晚之前回到溫暖的家中,不得不在中午過後開始趕路,許多被樹林遮蔭的泥濘路段未能收錄在畫面中,編者對讀者們深感抱歉,但這樣的路況幾乎是力行最好走的狀態了,如果是剛下過雨的天氣一定會更加刺激,但會選擇走力行產業道路,除了美景、原鄉部落、天然溫泉之外,惡劣的路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B7

 

除了車廂與身上的背包裝滿了攝影器材和行李,坐墊上也用彈力繩固定了帳篷與相機腳架,在不加掛行李箱的前提下,大羊確實比其他車款來的便利,寬大的坐墊綁起帳篷也非常穩固。

 

B9

 

經過了兩天的惡路洗禮,接近地面的地方都沾滿了泥土,這是完走力行的最佳戰利品,如果你也一樣喜歡挑戰自我,探尋深藏山裡的原鄉秘境,那麼「力行產業道路」會是一條非常值得前往的路線,等著不怕困難的你到來。

 

B8

 

AB2
▲大崩壁路段空拍照片

 

AB1
▲令人震撼的山谷美景

LHS3

 

原文出處:Cyber Rider (露營)遠離塵囂的快活。勇闖”投89″力行產業道路

 

資料授權「 CyberRider」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CyberRider】遠離塵囂的快活 勇闖”投89″力行產業道路
Webike編輯部

2020 米蘭車展確定停辦!大家2021見啦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原訂於每年11月舉辦,全世界最大的義大利米蘭機車展,終於在6/26宣布本年度停辦。

 

其實早在武漢肺炎疫情狂虐的時候,多家車廠包含 BMW、KTM、KYMCO 等已經宣布本年度不會參加米蘭車展,而遲遲不鬆口的米蘭車展主辦單位,也在今天發出新聞稿,宣布車展將延期到 2021/11/11~2021/11/14 舉辦。

 

 

好了,大家可以洗洗睡啦,如果今年還有預計要發表新車的車廠,應該都會採用線上發表的方式處理,大家看直播就可以獲得最新消息囉

 

原文出處:2020 米蘭車展確定停辦,大家2021見啦

 

資料授權「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2020 米蘭車展確定停辦!大家2021見啦
Webike編輯部

Viewing all 67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