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輪轉進彎道之後再傾斜車身
在 上一次的專欄 中雖然寫到後輪是摩托車的「主輪」,前輪則是「輔助輪」,不過一開始轉彎時的主輪是前輪,騎士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方向。
而進入彎道後,不光是讓後輪傾斜壓低車身,也必須從前輪改變行進方向。
如果換個方式說的話,那就是傾斜車身前,必須依靠前輪的力量轉進彎道,更極端地來說,那就是操控握把轉向後傾斜車身。
這就是和所謂的「逆操舵」相反的操控方式,實際上進入彎道後再操控握把變換方向的話,車身就會變得無法傾斜。
透過「挪動上半身的重心」讓車身傾斜
這麼聽起來會覺得這樣的轉彎動作似乎是矛盾的,不過其中卻是蘊含著深奧的騎乘技術,因為為了讓前輪順暢地轉進彎道,身體(體幹)必須柔軟地因應。
正當要讓車身傾斜時,利用外腳重心把體幹留在外側的話,為了保持平衡前輪的傾斜角度必須更大,這就是所有運動共通的做法,透過「挪動上半身的重心」改變行進方向。
如果說前輪是決定進入彎道的方向的話,那麼後輪就是跟著前輪轉彎而已
如果照著上面方式行進的話,那麼就會變成決定前輪的方向後,利用腰部把體幹向內側挪動,進入彎道後挪動重心。
這麼一來,前輪就不會筆直地在車道上前進,而會隨著身體重心的挪動跟著轉向,這個動作真正的意義在於「放鬆肩膀的力量」,同時更直接地感受到騎乘時的接地感。
不過,即便光是前輪轉向後,也不能因此大意,如果想要再加深操控握把的角度,這個時候為了保持平衡,內側握把就成了推舵,或者是正向舵,輕輕地施力就會產生作用,即使前輪出現打滑的跡象,只要無意識地放掉手腕的力量,前輪就能因此變換角度回復抓地力,同時也能回正車身,降低摔車的機會。
增加前輪的切角角度是錯誤的
不過,如果騎乘的方式錯誤的話,內側握把就會成為拉舵,變成反向的拉力。
這是一種進入彎道時總是對前輪施以強大壓力所造成的狀態,也就是越增加前輪的角度,轉向力(Cornering force )就會越強。
換個方式來看的話,為了加大轉向力,舵角的角度就會變得越大,透過舵角回正的作用力以拉舵平衡,這麼說可能比較適當。
如此一來,前輪的抓地力容易達到極限,並且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後輪出現打滑跡象的話,利用拉舵就能夠漸漸地拉回車身。
相關新聞頁面
「Webike名家專欄」和歌山利宏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