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News
BikeNews - 最新業界頭條、新車試乘報告、國內外賽事報導、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每日更新,還有車界知名作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 「Webike-摩托新聞」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 STROM 1000和V STROM 650同樣都繼承「DR BIG」的冒險血統,雖然兩車款的外型風格十分相似,但實際上V STROM 1000卻是一款車身更大、更具動力的車款。
V STROM 1000擁有能夠在遼闊大地上強而有力地馳騁,無論任何路況都能輕鬆橫越的高衝破性能,想必一定能夠滿足騎士的期待!
這次就為大家完整直擊V STROM 1000/XT的冒險魅力!
充滿魄力!比V STROM 650更大塊頭的車身
V STROM 1000不愧是公升級的冒險車款,車身超具份量。
因為外型風格和V STROM 650相比幾乎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如果正在考慮要買650cc還是1000cc的話,首先要煩惱的是車身大小,外型倒是沒有什麼好猶豫的(笑)。
和一般款相比,XT版的不同之處就只有輪框和把手而已,XT版採用的是鋼絲條幅輪框搭配上錐形把手,並排比較的話幾乎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但是如果和V STROM 650相比,就會因為車身重量多了18kg,所以在推動車子時就能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與V STROM 650一樣具冒險風格的頭燈
直立式雙燈的修長設計是V STROM車系的家族風格,而且頭燈本身就已經非常明亮,讓人不覺得是普通的鹵素燈。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視覺俐落的LED尾燈
尾燈也和V STROM 650一樣選用LED燈具,採用辨視性佳且視覺感俐落的設計。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擋風鏡
雖然原廠的高度設定較高,不過能夠三段式調節,所以能夠調整到適合騎士的舒適高度。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儀表板
儀表板的設計也和V STROM 650一樣,不過周邊的配置就有些微不同。
V STROM 650將點菸器插座設置在儀表板的左下方,V STROM 1000則是配置在儀表板的正下方;如果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鑰匙的使用的話,筆者個人是比較偏好V STROM 650的配置。
另外,V STROM還附有溫度警示燈,如果外部氣溫低於3度的話就會亮燈,5度以上的話燈就會熄滅。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把手護弓和下整流罩
V STROM 1000/XT都將把手護弓和下整流罩列為標準配備,而從這項設定就能夠瞭解到V STROM 1000被定位為正宗的冒險車款。
順帶一提,下整流罩的外型比V STROM 650所搭配的更堅毅、更具硬漢感。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避震裝置
V STROM 1000和V STROM 650不同,前後的避震裝置都能夠進行手動調整,如此一來,騎士就能夠依照自身需求進行調整,是一項令人開心的機能。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輪胎
V STROM 1000的輪胎採用前輪19吋和後輪17吋的組合,即使高速騎乘時也能發揮高度的穩定性,所以就算是狹窄的道路也能輕快地穿越。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從V STROM 650痛苦的離合器拉桿調整中解脫!
V STROM 1000的離合器拉桿採用轉盤式4段間距可調的直覺設計,解決了V STROM 650調整離合器拉桿時的痛苦,果然還是能夠簡單調節比較輕鬆呢・・・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外型總結
V STROM 1000的外型和V SRTOM 650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雖然車身更具份量感和魄力,但是實際操控時卻和V STROM 650沒有什麼太大不同,這一點相當令人驚艷。
為大家分析完V STROM 1000的外型與配備後,接下來就帶來實際騎乘的試乘報告。
雙腳著地性
首先,先請身高165cm的同事跨騎上V STROM 1000,跨騎上後要將車身拉正時令人有點不安,因為雙腳完全只有腳尖踮著,要撐起超過200kg的車體有一點困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身高165cm的同事
但是,就算是身高180cm的筆者試跨V STROM 1000時的腳跟也有點抬起,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不是平踩著地騎車了。
雖然還不到騎乘時會不舒服的程度,但是老實說還真有一點吃力(笑),聽說在歐洲還能選購高坐墊,這真的有點讓人驚訝・・・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身高180cm的筆者
Webike工作同仁的試乘報告!
那麼,以下就帶來由Webike工作同仁實際騎乘的試乘報告。
正在考慮購買V STROM 650的工作同仁A
跨騎上後,光是850㎜的坐墊高度就讓騎乘視線變高,騎乘姿勢也變得輕鬆。坐上坐墊後車身會向下沉,所以沒有什麼恐怖的感覺,但是身高170㎝的我,雙腳的著地性確實有點吃力。
1000cc的V型雙缸引擎從發動開始就充滿魄力,而且振動感極小和順暢的轉速拉升也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配備了油壓式離合器,所以離合器的操控相當輕鬆,同時V STROM 1000也配備了「Low RPM Assist低轉輔助系統」,所以在起步或低速運轉時都能夠安心騎乘。
騎上路後,1000cc的V型雙缸引擎產生強大的中低速扭力,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開始加速,而車身整體給人超強的安心感,越加速反而越增加了車身的穩定性。
具有魄力的外型所代表的就是具有十分安心的騎乘感,避震裝置也發揮相當高的性能,因此能夠輕鬆地變換車體姿勢、暢快地轉彎。
4活塞輻射卡鉗搭配上倒立式前叉讓煞車時的安定感滿點,即使車上裝滿物品或是雙人騎乘時也能安心煞車,加上V STROM 1000搭載「動態循跡煞車系統」,就算是在轉彎時的緊急煞車也能達到最佳控制性能。
V STROM 1000是一款不論是快速道路、彎道、長距離騎乘等都能有效攻略,針對喜愛長途騎乘騎士的正宗長途冒險車款。
不論是整體風格、動力、還是車重,V STROM 1000都不能算是一款重機入門者能夠馬上上手的車款,但是卻是一款擁有能夠滿足經驗豐富的資深騎士,具高質感與高性能的魅力車款。
聽說售價很實在!?工作同仁B
一騎上後馬上就能感受到猛烈的加速力。在規格上,V STROM 1000在8000rpm時能夠達到99匹的最高輸出馬力,但是在4000rpm就能產生10.2kgf的充沛扭力帶來更大的衝擊感。
由於充沛扭力在中低轉速下就能發揮,所以在市區騎乘的話,使用到3檔就已經完全足夠了。
V STROM 1000是一款需要長途騎乘或是像在北極等遼闊大地上奔馳,才能更加體驗駕馭樂趣的車款;雖然車身是大塊頭,不過騎乘時的輕快感絕佳。可能是受到寬把手的影響,讓大腿方便往內縮的油箱造型也讓人頗好奇的。
剛開始跨騎上時雖然有一股「油箱有點寬」的感覺,不過騎乘後受惠於方便貼合的造型設計,帶來能夠更直接地感受車身動作的安心感,傾斜車體時也能自然地向油箱施力。
V型雙缸引擎與強勁扭力,加上回應性絕佳的猛烈加速性能,雖然是冒險車款但是卻能享受到宛如操控大型越野車款的樂趣。
由於雙腳著地性不太好,所以在停車、起步、塞車、暫時停止以及迴轉時多少會令人感到不安,但是V STROM 1000和V STROM 650都把「Low RPM Assist 低轉輔助系統」列為標準配備,所以能夠避免轉速突然下降所造成的引擎熄火。
還有一項配備不能忽略,那就是只要按下啟動開關就能自動發動引擎的「Suzuki Easy Start 智慧啟動系統」。一般摩托車款要發動的話需要「一直按壓到引擎發動為止」,但是「Suzuki Easy Start 智慧啟動系統」就像是蓋上原子筆的筆蓋一樣「砰!」的一按下開關後放手就OK了。
老實說,試乘前筆者是抱持著V STROM 1000應該是一款適合資深騎士的大型摩托車款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但是在試乘過後覺得V STROM 1000不僅是一款能夠滿足經驗豐富的騎士,同時也是對重機入門者也能拍胸脯推薦的車款。
騎乘總結
果然排氣量提升到1000cc後就具有壓倒性的動力。筆者也是先試乘了V STROM 650後再騎乘V STROM 1000,兩車款的外型雖然看似相同,但騎乘性能卻是完全不同。
其中,稍微粗暴的操控油門的話,似乎就能讓前輪揚起的扭力感,更是V STROM 1000才有的動力性能。
老實說這樣的動力性能不禁會讓人覺得,這真的適合台灣的騎乘環境嗎?不過,如果能操控自如的進行長途騎乘的話,相信沒有其他車款能夠像V STROM 1000這般如此地令人享受騎乘樂趣了。
相關新聞頁面
【編輯長專欄】平易近人的冒險者 SUZUKI「V-Strom 650 /1000」
解放內心冒險想望 SUZUKI「V-Strom 650 /1000」
相關車型頁面
資料提供「Webike編輯部」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12月精選SA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