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Webike摩托新聞
Viewing all 67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Husqvarna 2021年式「TE 300i/FE 350 Rockstar Edition」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Husqvarna剛剛宣布推出兩款新的Rockstar Edition車款。跟以往一樣,Rockstar Edition就是將一般版車款加上Rockstar Energy Husqvarna Factory Racing風格的市售車款。

 

黑色粉體烤漆搭配藍色CNC把手支架、藍色導鏈器、藍色Supersprox後齒盤,黑色坐墊則新增能強化摩擦力的黑色條紋,兩者都配備了Michelin Enduro輪胎。

 

 

根據Husqvarna的說法,TE 300i Rockstar Edition的動力來源為300 cc二行程引擎,扭力大且易於調整,燃油噴射系統能讓引擎運作變得更加可靠,讓騎式的注意力能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相關新聞頁面

狂野沒有極限!HUSQVARNA 2020年式FE車系發表

狂野沒有極限 來自瑞典的百年摩托車大廠在去年的米蘭國際車展上發表了2020年式…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一箭傾心 Husqvarna「SVARTPILEN 250」

Husqvarna旗下的「pilen」系列推出了250cc級距車款,採用Scrambler造型,搭配上強…繼續閱讀

 

 

 

Husqvarna發表2021年式耐力車款陣容!

Husqvarna在日前公布了2021年式的TE 150i、TE 250i、TE 300i和FE 250等耐力車…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Webike 印尼」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Husqvarna 2021年式「TE 300i/FE 350 Rockstar Edition」
Webike編輯部


彎樑車熱門改裝選擇!HONDA「WINNER X」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inner X對越南消費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除了搭載HONDA運用現代技術製造,能壓榨出高性能的引擎,Winner X還別具獨特外觀,因此讓越南改裝愛好者深深喜歡上這款車。

從Winner開始到Winner X

Winner 150是HONDA進軍小排氣量性能彎梁車市場的開山之作,它最初是在2016年的越南摩托車展上推出,同級車款就是YAMAHA的Exciter。

 

 

Winner 150得益於其棱角分明的設計,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仍保持優雅和平衡性,而此車引擎特別受HONDA青睞,特地開發出這具有著DOHC結構的150cc引擎,與當時流行SOHC相比,引擎性能高出不只一階。

 

 

到2019年7月,由於希望為越南消費者帶來更具個性化的產品,從而在越南市場上的150cc彎梁車市場中脫穎而出,HONDA正式推出了從外觀設計到內部技術皆大幅升級版的Winner X。

 

 

HONDA所打造Winner X以嶄新的外觀亮相,擁有與大排氣量車款相似的肌肉線條棱角分明,就連方向燈到尾燈同樣接近重機車種風格設計,別具運動感和氣場十足!

 

另外,Winner X前輪搭載ABS系統,是同級彎梁車市場中的獨有配備。

 

 

儘管與彎梁車市場的競爭對手相比“出生較晚”,但Winner 150和Winner X的出現,仍引起了消費者和競爭對手的高度關注。事實證明,光是在越南地區就售出近440,000輛的Winner 150和Winner X。在總銷售額中,Winner X佔了將近16萬輛,即使這輛HONDA的“新秀”僅發布一年多,但受歡迎程度仍瘋狂增加中。

 

在騎乘Winner X的車主中,許多車主透過改裝形式以獨特“個性化”打造出風格萬變作品。逐漸地,Winner X改裝玩家組成了一個強大社群,不僅受到當地愛好者的關注,就連遠在海外的愛好者們,也紛紛加入改裝社群中。

玩家首選

 

Winner X是繼承了HONDA Sportbike 運動車款造型風格。得益於這種外觀吸引不少玩家,使他們花了很多心血賦予Winner X充滿個性和獨特性。

 

 

每個Winner X改裝版本都包含著對車主的熱愛、時間精力和美感表達,車上的每個物品不僅帶來性能價值,更是創作者對Winner X美感的表達方式。

 

 

裝備到車上的“補品”不僅顯示了車主的照顧,也可見每位車主的“真情流露”,每件改裝零件的協調性呈現出非常漂亮和高協調性的整體。

 

 

在十萬輛Winner X改裝作品中,很難同時遇到兩輛相同的作品,正式因為Winner X車主對於美感的表達能力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新聞頁面

VVA可變汽門導入!YAMAHA「EXCITER 150」將改款登場?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YAMAHA在越南熱銷的彎樑車款-EXCITER 150將全新搭載VVA可…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復古越野風!KAWASAKI「W175TR」

KAWASAKI W175TR細節&試乘報告 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W175TR市KAWASAKI在印…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越南」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彎樑車熱門改裝選擇!HONDA「WINNER X」
Webike編輯部

【動手修車】修復把手開關的標誌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webi男」分享他與ZRX1100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ZRX1100進行改裝與保養,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ZRX1100的優點或不足。

車輛介紹及保養內容

  • 關於車輛

ZRX1100是一款非常棒的車,騎乘感受和外觀都極佳,經過細心保養後的狀態非常好。

 

  • 這次的工作

把手開關的拆卸與清潔,以及上面的標誌修復

 

  • 工作時間

3小時

 

  • 工作難易度

簡單

使用的物品

 

電路化學清潔劑

・品牌:呉工業

・產品名稱:電路清潔劑

 

貼紙

・品牌A-ONE

・產品名稱:水轉印貼紙

詳細介紹工作

 

這次只修復左側開關,首先要:

1:拆下油箱。
2:拆下連接主線束的接頭。
3:鬆開固定離合器總泵的兩個螺絲。
4:拆下背面的兩顆螺絲後,從把手上拆下開關。
5:拆下所有內部零件。

6:清理內部灰塵,再用清潔劑噴在棉花棒上清潔金屬接點。

 

 

7:用水清洗貼紙的外部。
8:將列印好的貼紙裁剪成需要的尺寸,並將其貼在字母部位。
9:在貼紙上塗上透明漆讓其乾燥。
10:組裝好開關後,將其固定在把手上。

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控制開關卡得很緊很難取下,取下時要小心,以免強行取下再裝上時鬆動。
在貼貼紙時,要用力刮開貼紙,使貼紙的印刷面刮掉,使貼紙變白,所以貼貼紙時要小心。另外,如果按原樣使用,貼紙貼紙很快就會被磨掉,所以為了保護貼紙,最好塗上透明的清漆。

建議

相信騎老車的朋友深有體會,控制開關的標識氧化,殘缺不堪。
我對開關拆開後進行清潔,功能沒任何影響,也不至於買昂貴的零件來更換。
起初,我打算用白字紙(年輕一輩的可能不懂......)。我本來想用貼紙的,但是我買不到,因為現在的貼紙好像賣得沒有那麼好了。而我使用的貼紙在字體設置等方面有很大的靈活性,但黑色的印刷區域與底色不一樣,最後看起來就像漂浮的一樣。如果刻字表那種水轉印貼紙就更好了。
好吧,它看起來比缺了字母的時候更好,所以這是我可以做出的妥協。如果後續又想到更好的對策,我會對他二次修改。
當我打開開關內部的時候,它很髒。也順手對他進行清潔,
清洗後並沒有改善什麼,但我覺得一年左右清洗一次,保持整潔就好。

相關新聞頁面

【動手修車】能輕鬆架起中駐的小技巧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ninnin」分…繼續閱讀

 

 

 

【動手修車】清潔卡鉗來優化煞車手感!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webi男」分…繼續閱讀

 

 

 

【動手修車】快速清除卡鉗異物的小妙招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布施12番…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動手修車】修復把手開關的標誌
Webike編輯部

復刻卡達冠軍R80G/S!BMW「R1200GS」改裝款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R80 G/S風格的BMW R1200 GS,是BMW Motorrad為了慶祝兩個極具意義的里程碑所打造:GS系列40週年紀念和水平對臥引擎100週年紀念。

 

 

當BMW於1980年9月首次向世界推出R80 G/S時,整個摩托車界和媒體都不知道該如何定義,搭載水平對臥引擎的越野摩托車的好與壞,大排氣量水平對臥引擎、傳動軸驅動,它與當時低於500cc的拉力車款完全不同。但是,在他們解釋了G/S並了解其目的和獨特的設計之後,更多騎士了解到大排氣量水平對臥引擎,在山道或崎嶇的越野道路上能發揮壓倒性優勢。

 

 

很多人認為R80G/S僅僅是冒險車款,但是自第一輛G/S問世之後,它便在卡達拉力賽上證明了它的能力。1981年和1983年,Hubert Aurio駕駛著這臺賽車,在三週的比賽中分別獲得第三和第五名,當時著名賽車手Gaston Rahier在1984年和1985年成功衛冕。

 

近四十年過去了,G/S仍是非常重要的車款。時至今日,GS系列始終是BMW Motorrad的全球戰略車款。

 

 

大部分G/S都具有可靠性、舒適性、靈活性和單次征服數千公里道路的能力。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在1980年代初憑藉在卡達的勝利而保留了原始的G/S質量。所有這些都組合成一個有吸引力且獨特的整體,這無疑是GS名稱的由來-“ Gelande”(地形)和“ Strasse”(街道)。

 

正因G/S的獨特魅力與意義,才啟發位於美國加州的Roland Sands Design(RSD)改裝工作室創作本次介紹的改裝款的原因。

 

 

他們採用了新的G/S,並將其轉化為對Rahier在卡達錦標賽上取得勝利的GS的致敬。此復刻作品外觀細節盡可能地呈現出G/S的原汁原味,同時保留引擎效率和新一代冒險模式的先進技術。RSD團隊表示:“所使用的車款是2008 R1200 GS。”

 

 

該塗裝是根據一位神秘客戶的訂單所製作的。這位客人提出了一些想法,所有想法都圍繞著將摩托車變成一臺多功能探險車,而Roland也同意並提議採用新古典主義設計,以紀念80年代的卡達車手。在提出了一些想法之後,我們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並開始創作工作。

 

 

在這輛車被“剝光”之後,RSD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將前避震替換成Honda Africa Twin的45mm前叉,原本G/S使用的Telelever前懸吊及所有前面板都被移除。

 

 

為了給騎士帶來舒適感,RSD使用Ohlins單槍後避震,而帶有Scotts輔助裝置的把手可在崎嶇的越野道路上保持G/S的穩定性。當所有零件連接在一起時,整體外觀幾乎與BMW Enduro HP2相同,Enduro HP2是一輛了不起的越野車,在10小時內就完成了Baja 500的記錄。

 

 

油箱造型在車輛的整體外觀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麼R1200 GS的原廠油箱無法匹配復古風格。RSD沒有選擇義大利UN1T提供的改裝油箱,而是選用1986年的R80 G/S油箱。該油箱也經過了修改,因此可以裝燃油泵總成以及2008年版本的車架。

 

 

與車架前半部相比,後半部分的變化較小。Saddlemen的黑白皮革坐墊等一些細微調整的細節——這正是受到Rahier摩托車的啟發。後座由防水防震工具箱代替,重新設計了油箱和坐墊位置後,Rolands的團隊繼續專註於其餘的車身部分。仍然以1980年代為主題,特地為G / S配備了經典的高架式前後土除以及後裝式尾燈,其方向與R100 GS相當。

 

 

Roland和他的同事們沒有使用Acerbis的配置,而是決定自己做一個配置,除了把Baja的LED XL放在Raceco的框架中,並使用Elite-5 Ti的GPS定位器。在卡達GS版本中,還有許多其他品牌的配件,如BRP車把、Cycra車把保護、preaper Evo車把、雙離合器、鈦制煞車把和一些義大利碳纖維板。

 

 

整個1.170cc 水平對臥引擎幾乎沒有任何改裝,除了加長的排氣口加裝了K&N空濾來提高進氣效率,排氣則選用Akrapovic 2-1全段排氣管,就像80年代的賽車一樣。對於這個新項目的車輪,RSD使用了Dubya USA moay品牌的一個套裝,以及一對前/後尺寸為21/18英寸的Excel鋁制輪框,並且都使用了Dunlop D908RR輪胎。

 

 

像往常一樣,RSD將把這項工作交給AirTrix的摩托車烤漆專家。首先是用紅色和白色兩種主要色調的粉末塗料,然後是20世紀80年代的萬寶路標誌。最後添加了一些細節,比如BMW的三色條紋,精靈的標誌和油箱上的香煙品牌名稱,以及側面的VSD #101車牌。新產品名為“ DAKAR GS”,代表了Roland Sands Design公司的發展速度。

 

相關新聞頁面

復古當道經典改款!BMW「RnineT」全新登場

BMW 自 2013 年將自家經典水平對臥引擎結合街車而推出 RnineT 後,讓不少車迷為…繼續閱讀

 

 

 

BMW 2021年式「G310GS」小改款登場

還記得 9 月初我們的文章預告了 BMW 入門車款 G310R、G310GS 的改款嗎?經過了 …繼續閱讀

 

 

 

剎那即成永恆!BMW「R18 FIRST EDITION」絕美發表

當 BMW 於 2019 年首度公布 R18 Concept 時,優雅修長的線條、碩大引擎以及美…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越南」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復刻卡達冠軍R80G/S!BMW「R1200GS」改裝款
Webike編輯部

【車主有話說】騎著MotoGuzzi「Breva V750」休閒遨遊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かおる♂」分享他與BREVA V750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BREVA V750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BREVA V750的優點或不足。

1.[簡單介紹]

  • 駕駛年齡

大約30年,我從TDR80換成大型車(R1200GSA)後,騎了大約40輛車,年輕的時候喜歡速度非常快的二行程、過了三十歲就喜歡非常有力量的四行程,到了四十歲就喜歡在林道上到處跑,現在不會像以前那樣騎快車,而是休閒騎乘享受放鬆的感覺。

 

  • 平時騎摩托車的樂趣

旅遊占70%(長途旅行30%、短途旅行為20%、林道20%),通勤為20%、賽道10%(賽道/越野賽),休閒騎乘當中也能享受到騎乘樂趣,我還因此裝了一個後行李箱,因為容量很大,所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雙人長途旅行。

 

  • 入手時間

2015/10到現在,現在這輛是我買的第二輛Breva V750。

 

  • 入手動機

當時,我忘不了F650GS(單缸)那強大的扭力感,之後騎著R1200GSA來尋找有負載能力和連續行駛距離的第二輛車,既要輕巧便宜,又要是氣冷雙缸引擎(大扭力車款),而且我知道行李箱的便利性,所以我注意到冷門的義大利車款Breva,因為它搭載氣冷式OHV雙缸引擎,中低速扭力相對充足、V型引擎的牽引力特性也會有助於路面變化,考慮到軸傳動在維護成本也低,所以就買下了,享受休閒騎乘的快樂就此開始(^^)ノ

 

雖然恰逢假期,但我並未到北海道和九州等地進行長途露營,而是到附近的琉璃谷去呼吸清新空氣然後發發呆。

2.[滿意度/優勢]

  • 優勢之處

你可以騎著它在任何道路上,由於引擎的牽引力性能很強,因此在鋪裝路面、林道、泥地、雨天等表現都相當好,只要加裝了行李箱就離不開它了,且軸傳動可以作為旅行車使用的幾乎不用保養。

 

  • 關於騎乘

最大馬力約50ps,雖然高速巡航時的極速不高,但直線行駛穩定性相當優異。

由於前後輪胎都是薄款規格具有高抓地力,且輪胎接觸面更廣,能感覺到輪胎緊緊咬住地面,使用抓地性能較高的輪胎時,騎乘感會變得更穩定,想把車騎到多遠就騎多遠、檔位也是隨心所欲。

 

  • 關於外觀

尺寸是400cc的復古車款、引擎也很有力,油箱輪廓有一種沉穩的氣質(這種酒紅色很好看),本來還擔心橫製的引擎會很突出,但騎了這麼久,下車時也沒有撞到引擎過。

 

3.[不足之處]

  • 不足之處

油耗對於旅遊來說不是很好。(約15~26km/L)

由於金屬油箱外還有一層塑膠外罩,雖然造型很棒,但油箱包的款式選擇就相當有限 (皮帶或吸盤固定型)。

雖然橫置V型雙缸引擎是Moto Guzzi的最大特色,但在騎乘完長途後的汽缸超級燙,下車時須注意不要接觸到。

 

  • 關於騎乘

雖然前後都是碟煞,但煞車力道不怎麼樣,且懸吊裝置不能調整、排氣管位置也偏低導致常常磨到排氣管螺絲。

 

  • 關於外觀

左右突出的OHV汽缸頭非常醒目,上下車時有可能會撞到 (雖然我沒撞到過)。

標準義大利品質,左右雙出的排氣管高度居然不一樣"(-""-""";-)"

 

4.[總評(推薦給這些騎士)]

推薦給那些曾經騎過大型水冷多缸車但開始厭倦的人,或者是想買一輛價格便宜又舒適的旅行車來旅行的人,這款獨特的摩托車不適合不穩重的人。

 

如果騎乘姿勢向前傾的摩托車,長途騎乘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恰好Breva不是前傾類型的車款,騎乘姿勢輕鬆、視野寬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無論好壞,這種傳統的氣冷式OHV V型雙缸引擎所醞釀出的扭力和振動,有著現代所沒有的機械感。

 

相關新聞頁面

復古冒險家 Moto Guzzi「V85TT」

Moto Guzzi V85TT傳承經典義大利機車文化底蘊並融合現代科技,輔以精緻做工,滿…繼續閱讀

 

 

 

油畫般美麗的城市薩勒諾騎遇Moto Guzzi

夏日來臨,驕陽似火,是否想感受風和自由?讓Moto Guzzi帶你踏上旅程,走進迷人…繼續閱讀

 

 

 

2020年式Moto Guzzi人氣車款新色齊發

對橫列V型雙缸引擎極為講究的Moto Guzzi,針對2019年春天推出的V85TT等人氣車…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騎著MotoGuzzi「Breva V750」休閒遨遊
Webike編輯部

【台灣山葉】購買2020 TRACER 900 GT 享優惠方案二選一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購買2020 TRACER 900 GT 享優惠方案二選一

商品名稱 建議售價
(不含牌險、配件)
優惠期間 購車優惠二選一
TRACER 900 GT ABS 498,000 元 2020/10/01~2020/10/31 方案一.1萬5仟元旅遊補助金
方案二. 36期零利率
期付金額:13,834元
對保手續費:3,500元
TRACER 900 GT saddle bag 528,000 元 2020/10/01~2020/10/31 方案一. 1萬5仟元旅遊補助金
方案二. 36期零利率
期付金額:14,667元
對保手續費:3,500元

 

  • 活動日期 : 2020/10/01~2020/10/31
  • 活動內容 : 購買TRACER 900 GT享優惠方案二選一(預計10月起交車)
    方案一. 1萬5仟元旅遊補助金
    方案二. 全額貸36期0利率
    ‧ 分期申請資格 : 年滿20~65歲領有新式身分證之中華民國國民
    ‧ 申請人/保證人提供資料 : 身分證影本/收入證明/財力證明
    ‧ 案件核准後請繳交對保手續費$3,500元
    ‧ 本分期專案由台壽保、遠信、仲信資融公司辦理
  • 建議售價未含領牌費用與強制險費用
  • 活動僅限台灣本島地區,詳情請洽全國YAMAHA重機通路
  • YAMAHA保有活動修改解釋之權利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購買2020 TRACER 900 GT 享優惠方案二選一
Webike編輯部

要成為摩托車旅行最佳車款需要有哪些特色?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摩托車旅行時常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狀況,例如砂石路、沒油站、風吹雨打…那麽一臺機車需要有什麽“技能”,才能被稱為“摩托車旅行小能手”呢?

FIRST

深入偏遠地區是摩托車旅行的正常操作,一路騎乘除了原始景致還有里程焦慮,所以為了能來去自如,有個大油箱很重要。

 

 

SR Max250有著中置15L大油箱,配合雙模式ECU,能在西域萬裏長測中大放光彩,最低油耗2.76L/km,最長續航超過570km!里程焦慮?不存在的。

 

SECOND

摩托車旅行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復雜路況,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意外,所以為了能安全騎乘,安全配置必不可少。

 

 

SR Max250標配雙通道ABS + ASR防側滑系統、前後對向四活塞卡鉗,搭配大直徑碟煞盤,無論是高海拔連續跑山還是戈壁荒漠的狂野穿越均能從容應對!

 

THIRD

在尋找詩和遠方時,惡劣天氣總是雖遲但到,考驗著騎士與車輛,所以為了能舒適一路,實用配置也不能落下。

 

 

SR Max250標配可調式風鏡、腳部暖風口,在氣溫逐漸轉冷的現在,風鏡搭配腿部暖風能讓你一路破風、全程溫暖。

 

相關新聞頁面

優雅的大輪徑運動速克達 Piaggio「Medley S」

你知道嗎?有這麽一款速克達,不僅擁有舒適的駕馭體驗、亮眼的外觀以及大容量…繼續閱讀

 

 

 

Piaggio 2020年式「Liberty S 150」新色登場

義大利浪漫大輪速克達Piaggio Liberty S 150又出新色啦!     質感十足的…繼續閱讀

 

 

 

新車實拍 Piaggio「MP3 300 hpe Sport」金屬消光黑

安全、穩定的倒三輪車款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在繁忙的都市中,更輕巧易控的倒三輪…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牛摩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

要成為摩托車旅行最佳車款需要有哪些特色?
Webike編輯部

嶄新設計問世!DUCATI「V4 Granturismo」V型四汽缸引擎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Ducati日前公布了全新設計的「V4 Granturismo引擎」,V4 Granturismo引擎小巧又輕盈,而且還具備了強大的扭力,預定在今年11月4日全球首度公開的「新款Multistrada V4」就搭載這顆引擎。

 

因應最殘酷的「adventouring(冒險之旅)」這項需求所研發而成的引擎,完美地融合了刺激無比的騎乘表現以及運動風的騎乘感,甚至還成功實現了最大限度的順暢作動,以及驚人的保養頻率(60,000km)。

Ducati V4 Granturismo引擎

 

汽門驅動系統採用了Spring Valve Return System(彈簧閥回彈系統),能夠實現驚人的維修保養間隔(60,000km)。

 

這個數值是以Desmodromic系統為主研發的材質,並在加工、技術處理研發上利用了Ducati長久以來累積的豐富專業知識才能辦到的數字。

 

這些專業知識與Desmodromic相比,適用於對於零件負擔較輕的Spring ValveReturn System(彈簧閥回彈系統),因此能讓摩托車引擎性能達到罕見的優秀里程碑。

 

而且,這顆引擎的特色是在低轉速範圍時作動地特別順暢。另外,不管是在高轉速時的馬力或者是在最高時速方面,它都能夠達到與真正運動車款引擎不相上下的表現。

 

V4 Granturismo引擎的最大馬力為170ps(125kW)@10,500rpm,最大扭力則是125Nm(12.7kgm)@8,750rpm,並且它還通過了嚴苛的Euro 5廢氣排放標準。

 

重量僅僅只有66.7kg,比Multistrada 1260搭載的Testastretta雙缸引擎還要少了1.2kg。因為完全符合了V型四缸引擎特有的表現、重量及規格等要求,因此排氣量被設計在1,158cc,打造成一顆既輕盈又小巧的引擎。

 

與前一代的引擎相比,V4 Granturismo引擎的尺寸變短85mm、變矮95mm,寬度也增加了20mm。透過這個精巧的引擎設計,Ducati的工程師讓這顆引擎能夠搭載在比車架中間還要更為理想的位置,並且成功地對摩托車的重心帶來正面的影響

 

V4 Granturismo引擎加入了無數Ducati在賽車界累積的高科技技術,其中一項就是counter-rotating crankshaft(逆轉曲軸)。這個曲軸能夠提升操控性能以及敏捷性,減少加速時出現俯仰晃動。除此之外,讓強大扭力能夠順暢作動的「Twin pulse」技術也是來自於賽車技術的反饋。

 

由於V4 Granturismo引擎能夠透過後汽缸所產生的熱能來防止舒適性下滑,因此在怠速時後汽缸會休止運作,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摩托車在停止,後汽缸作動停止及汽缸內燃燒過程停止,除了能夠減少燃油消耗的同時降低引擎溫度外,還能夠提高騎士及後座乘客騎車時的舒適性。

 

V4 Granturismo引擎的主要技術與數值

・排氣量1,158cc、四缸、90°V型四缸引擎
・缸徑×行程:83×53.5mm
・壓縮比:14.0:1
・最大馬力:170ps(125kW)@10,500rpm
・最大扭力:125Nm(12.7kgm)@8,750rpm
・通過Euro 5廢氣排放標準
・由鏈條及齒輪組合而成的汽門驅動系統、Dual Over Head
Camshaft(DOHC)、每一個汽缸有4個汽門
・counter-rotating crankshaft(逆轉曲軸)、曲柄銷偏移量:70°
・濕式多板Anti-pattern(滑動)輔助離合器
・半乾式潤滑系統、機油幫浦×3(輸送delivery×1、回送return×2)
・由4個橢圓形的節氣門(直徑相當於46mm)來提供燃油
・6速變速箱、Ducati電子快門(DQS)升/降檔系統
・汽門間隙調整:每60,000km
・後排汽缸休止功能

影片介紹

 

相關新聞頁面

DUCATI 2021年式「Street Fighter V4S」新色發表

DUCATI在日前發表了2021年式的Street Fighter V4系列,新年式除了對應最新的EUR…繼續閱讀

 

 

 

【車主有話說】修長又性感的DUCATI「Hyper Motard 796」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のすけ」…繼續閱讀

 

 

 

邁向新紀元的安全!DUCATI「Multistrada V4」粉墨登場

近幾個月關於 Ducati Multistrada V4 的傳言甚囂塵上,大家對於這台搭載滿滿電控系…繼續閱讀

 

 

 

資料提供「Webike 日本」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嶄新設計問世!DUCATI「V4 Granturismo」V型四汽缸引擎
Webike編輯部


【動手修車】省時省力!用注射器來更換煞車油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軽量化以上に體重が増えた」分享他與GSX1100S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GSX1100S進行改裝與保養,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GSX1100S的優點或不足。

車輛介紹及保養內容

  • 關於車輛

 

因為GSX1100S Katana的前叉有防潛功能,所以煞車油管多且線路復雜,如果只是定期更換煞車油的話,可以如上圖所示,將煞車油放入杯中,從卡鉗和防潛裝置中抽出就可以了。

 

但是,保養了近30年,就必須更換兩次膠管,或者買Brembo的卡鉗大修包,這樣一來花了不少錢,而且在這種大換新的情況下,就需要排出空氣了,但是我想通過擠壓液體來縮短時間。

 

  • 這次的工作

本次工作就是更換煞車卡鉗後排出油管內的空氣。

(注意:這次只是示範,並沒有實際操作。)

 

  • 工作時間

從開始到放氣結束不到5分鐘。

 

  • 工作難易度

如果知道如何放氣,那就是小菜一碟。

使用的物品

 

■注射器

一種在前端將油管擴大成內徑5mm來安裝油管的注射器,建議選擇容量大一些的,照片上的可能有點小。

詳細介紹工作

 

將注射器注入液體,從瓶子裏吸出來就可以了。

將注射器的油管插入放氣口,並保持放氣口打開。

慢慢的把液體注入瓶中,讓液體保持不冒泡狀態,從低點開始儲存。

 

 

液體到達杯子表面時,轉緊注射器即可完成操作。用小注射器將沒用的液體吸走。

 

由於Katana是雙卡鉗會左右移動,因此如果液體沒有排幹凈,肯定會溢出來。

 

在這之後,妳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放掉油管裏的空氣(回到第一張圖)。但是此時拉桿突然鬆動,空氣沒有按預期方式排出,因此要儘快結束。

 

如果卡鉗裏還有空氣的話,我想空氣是會排出來的,但很奇怪卡鉗裏似乎充滿了空氣。

 

從注射開始到放氣結束不到5分鐘,如果您知道如何放氣,就很容易做到。

 

順便說一下,放氣過程是:

(1)將集水箱的油管插入放氣孔

(2)將拉桿握到煞車起作用為止

(3)在握著的狀態下稍微放松一下,並在減輕桿的壓力之前將其擰緊。

(4)流體從放氣管中彈出並流入集水箱

(5)重複(1)

相關新聞頁面

把經典縮小了?SUZUKI「GSX50S KATANA」

為了慶祝創立熱愛GSX1100S KATANA的車主俱樂部「KATANA會」,並且現在依舊負責…繼續閱讀

 

 

 

【車主有話說】無法取代的古典美 SUZUKI「KATANA」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たごさく」分…繼續閱讀

 

 

 

80年代的風華歲月!油冷式仿賽 SUZUKI「GSX-R750」

日本車款最鼎盛時期—1980年代的知名車款,如今紛紛湧現一波「爆漲」風潮,雖然它…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動手修車】省時省力!用注射器來更換煞車油
Webike編輯部

【編輯長專欄】日新月異的摩托車輔助騎乘系統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資訊業日新月異,不斷推出新的技術,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而摩托車業界也是如此。以下就以筆者最近試乘的經驗來和大家來聊一聊現在摩托車搭載的最新科技。

「SCS(智慧離合器系統,Smart Clutch System)」

不論起步還是停下都不需要離合器,U字型迴轉也超級輕鬆!

 

 

義大利國寶-MV AGUSTA的三缸引擎街車的最新車款「Dragster 800 RR」推出了搭載SCS自動離合器的版本,這個傑出的系統是由MV AGUSTA與美國REKLUSE共同研發出來的智慧離合器系統,它可以讓摩托車從起步到停止,在極低速行駛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到離合器。

 

SCS本身早在幾年前開始就已經在賽車界普及開來,它能夠帶領騎士輕鬆地脫離遍地小石塊的山坡,發揮出極大的效果,然而知名摩托車大廠將SCS系統運用到市售車上,這次應該是頭一遭。

 

 

筆者實際試乘了一下SCS版的功能,只要啟動引擎然後將變速箱打到一檔的話,光是轉動油門就能夠讓車子前進,而且它順暢地就像是騎士親自操作半離合一樣。油門全開起步時也不用擔心引擎會熄火,能夠自在地加速,在停車時也不需要握住離合器拉桿。

 

如果再加上能夠升&降檔的電子快排一起使用的話,那麼除了打N檔以外,都不再需要操作到離合器。當然,如果想要手動操作也完全不是問題。

 

 

筆者覺得它最大的優點就在於U字型迴轉時,只要操作油門就能夠順地讓摩托車以極低速行駛,完全不會引擎熄火。尤其是新手特別容易因為無法做到半離合狀態而摔車,因此這個系統絕對能夠給騎士帶來極大的安全感。而且搭載SCS系統之後,車重也僅僅增加了幾十公克而已,輕盈程度也讓人嘖嘖稱奇。

「EERA」在停止時大幅度降低車高,免除「雙腳無法著地」的不安!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懸吊裝置的老牌子SHOWA所研發出的「EERA」,是透過電子控制的油壓式進氣閥來控制阻尼的最新型電子控制避震器。雖然它所搭載的功能模式多到說不完,不過,在眾多功能之中最為創新的就是「HEIGHTFLEX」。

 

 

HEIGHTFLEX是在停車時自動降低車高的系統,筆者試乘的測試車雖然是坐墊較高的新款Africa Twin歐規版,但是實際跨坐上去之後,雙腳完全能夠穩穩踩到地面,膝蓋甚至還需要稍微彎曲。

 

而實際開始騎乘之後,車高又會隨著前進緩慢地恢復到原本的標準設定高度。在行進間,不管騎士的體重以及載運行李的重量多寡,車體姿勢都會自動調整到最佳狀態,而在停車時又會預測停止的時間點,並在停下前的那一瞬間降低車高。

 

 

整個系統作動非常順暢,以Africa Twin為例,它的坐墊高度可以降低約50mm。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SHOWA獨家的self pumping裝置,避震器本身能夠利用油壓來調整預載以及車高。

 

至於動力來源的部分則是採用了簡單且輕便的結構,不需要大顆馬達就能夠供電,因此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雖然以過去的大型冒險車款來說,騎士體型不夠壯碩或沒有一定的技術就很難操控,但是現在少掉了最大難關「雙腳著地性」,因此可以說是一口氣拓寬了騎士族群的各種可能性。

「Reversing Assistant(自動倒車)」重達350kg也能夠輕鬆移動,巨大車款的必需品!

除了上述所提的技術以外,最近日本國內也剛推出了搭載BMW史上最大排氣量的水平對臥引擎的大型巡航車「R18」,它所所搭載的「Reversing Assistant」裝置就非常方便,這個裝置其實就是汽車所謂的back gear(倒車檔),不過它可是使用啟動馬達的電動輔助系統。

 

 

雖然後退裝置並不是一項太新的技術,BMW的K1600系列就有採用類似方法的系統,HONDA GOLDWING的DCT版也有搭載倒車功能(MT版是電動倒車),不過這些配備卻都是裝在高科技的旅行車上,而不是在「R18」這樣的復古車款上,因此BMW這次的嘗試也可以說是一大新聞。

 

筆者實際試騎了「R18」,稍微體驗一下Reversing Assistant(倒車輔助)的功能。它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在空轉的狀態下直接將引擎左邊的選擇拉桿調整到「R」的位置,然後再按下「開始」鍵就能夠安全地進行倒車。除此之外,按下按鈕的力道大小還能夠稍微調整一下速度。

 

因為坐墊很低,所以雙腳能夠穩穩踩到地面,也能夠輕鬆保持車體的穩定。雖然它是車重將近350kg的巨人車款,但是騎起來卻非常方便,即使是在狹宰的停車場進出或者是在上坡路段衝刺,都能夠讓騎士感受到一種絕地逢生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系統與讓騎士輕鬆在上坡起步的「上坡起步輔助系統(HillStart Control,HSC)」絕對是會讓人想要列為大型重機標準配備的系統。

【BMW R18 徹底解析】VOL.1

【BMW R18 徹底解析】VOL.2

 

相關新聞頁面

【試乘報告】移動的藝術品MV AGUSTA「Dragster 800RR」

提起MV Agusta,給我的印象就是米蘭車展中最美的存在,並不是展台佈置多麼精細…繼續閱讀

 

 

 

產線再開!MV AGUSTA「Superveloce 800」新色登場

即將在今年(2020)6月販售,大家等待已久的新古典超級運動車款Superveloce 800即…繼續閱讀

 

 

 

「我们没有抄襲任何人!」BMW CEO談論R18

說到BMW在2020年重要的車款,除了有F900車係及S1000 XR打頭陣外,對於更多追求…繼續閱讀

 

 

 

 

「Webike摩托新聞」編輯長 Kenny佐川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編輯長專欄】日新月異的摩托車輔助騎乘系統
Webike編輯部

【車主有話說】戰鬥力十足!KAWASAKI「Z250SL」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MTXR」分享他與Z250SL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Z250SL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Z250SL的優點或不足。

1.[簡單介紹]

  • 騎乘年齡

大約32年 (從輕型摩托車開始算)。

 

  • 平時騎摩托車的樂趣

騎乘約佔60%,而保養約佔40%?騎摩托車主要是通勤和購物,然後每年進行一次一日遊旅行。

 

  • 入手時間

眨眼間已經入手6年了。

 

  • 入手動機

在網上看到圖片對它一見鐘情,於是去車店試乘,後來就決定購買了它。在等待交車時超興奮的,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台車。

2.[滿意度/優勢]

  • 優勢之處

它很輕巧動力也足夠,騎乘方便、維護成本低,小巧車身還有助於節省停放空間。

 

  • 關於騎乘

它的重量很輕、引擎也適合用於旅遊,對我來說,單缸才能給人帶來最愉悅的直接感受,而且它擅長曲折的道路和彎道。

 

  • 關於外觀

因為我對車子的外觀設計一見鐘情,所以會在盡量不改變外觀的前提下進行改裝。

 

  • 其他

新車價格便宜!

 

3.[不足之處]

  • 不足之處

它完全沒有裝載能力,不過通過加裝後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你如果不想要後箱來破壞外觀的話,請準備好背包。

 

  • 關於騎乘

在有很多長直路的情況下可能會很累,雙人騎乘也不合適。

 

  • 關於外觀

這是個人審美問題,沒有任何不滿。(如果你不喜歡就不會購買了,對吧?)。

 

  • 其他

生產年限短所以改裝零件比較少。

由於騎乘姿勢有點擠 (我身高170),所以我把踏板向下移並將把手向上移動,這也是騎乘樂趣之一。 (下圖是原廠踏板,我已經換成了可以向下調整的通用踏板)

 

4.[總評(推薦給這些騎士)]

・我向這些人推薦

(1)身高170cm以下。

(2)喜歡一個人騎車。

(3)等待SDR(YAMAHA)、CS250(KAWASAKI)、Goose250回歸的人。

(4)想要與眾不同的摩托車的人。

(5)想停車方便的人。

 

不推薦的人

(1)身高180cm或以上的人。

(2)經常進行長途旅行的人。

(3)大部分時間喜歡雙人騎乘的人。

(4)那些想要專注於改裝摩托車的人。

 

相關新聞頁面

繼承Z家族的進擊風格 KAWASAKI Z250SL

車架採用亮澤綠塗裝色 輕量、修長的街車車款KAWASAKI Z250SL,結合了優異的騎乘…繼續閱讀

 

 

 

洗鍊風格 Kawasaki 輕量級Z系列「Z250SL」

雖然國內尚無發售訊息,但擁有249cc、4行程單汽缸引擎搭配上新設計的格狀車身骨…繼續閱讀

 

 

 

【訂料動手改】用YAMAHA原廠零件提升KAWASAKI「Z250」的質感!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Kzy分享…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戰鬥力十足!KAWASAKI「Z250SL」
Webike編輯部

驚人變身!HONDA「S90」Scrambler風格改裝款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來自泰國Chon Buri的Eng Custom Project改裝廠商,剛剛推出了一款具標準Scrambler風格的HONDA S90,它的基礎自然是一輛已經有55年歷史的HONDA S90。

 

S90的基礎是一種可容納85cc單缸引擎的T字型車架,車系歷史可以追溯到1964-1969年的相當古老;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改裝過程吧!

 

▲基礎是一輛相當老舊的S90。

 

Eng Custom Project此次的作品將原車風格徹底改變,並在配備上進行升級,例如:

1.前輪碟式煞車

2.Racing Boy 離合器線

3.Racing Boy 煞車總泵

4.Earl's 不銹鋼煞車油管

5.Brembo卡鉗

6.NSR150R前叉總成

7.Blitwell煞車

8.手工前土除

9.3.25 / 18“ IRC越野胎

10.Commax 2.15/18吋 鋼絲輻條輪框

11.LED煞車燈

12.Scrambler風格304不銹鋼排氣排氣管

13.皮革坐墊

14.手工後土除

15.手工電池盒

16.Max Tech雙槍後避震

17.全車珍珠白烤漆

18.特製油箱貼紙和側號碼牌飾板

成品

 

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Scrambler風格。

相關新聞頁面

HONDA跨界始祖「CT」車系家譜完整揭露

HONDA的CT車系擁有近60年的歷史,因此以下將為大家介紹雖然與歷代Super Cub一…繼續閱讀

 

 

 

百變樂趣再進化 HONDA「MSX125」大改款亮相!

HONDA無預警的在今天於泰國發表了全新改款的樂趣小車-MSX125 (GROM),且正如…繼續閱讀

 

 

 

搭載全新引擎?HONDA「MSX 125」改款在即!

泰國HONDA在日前發表搭載了改成長行程新型引擎的新款「Super Cub 110」,雖然非…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越南」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驚人變身!HONDA「S90」Scrambler風格改裝款
Webike編輯部

【台灣山葉】2020「MT-03」闇夜閃電 購車優惠方案二選一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2020「MT-03」闇夜閃電,購車優惠方案二選一

商品名稱 MT-03
建議售價
(不含牌險、配件)
258,000元
優惠期間 2020/10/01~2020/10/31
購車優惠二選一 方案一. 30期零利率
期付金額: 8,600元
對保手續費:3,500元
方案二. 購車金10,000元
新手升格專案 考照補助金 5,000元
(限領取大型重機駕照後兩個月內領牌)

 

  • 活動日期 : 2020/10/01~2020/10/31
  • 活動內容 : 2020「MT-03」闇夜閃電,購車優惠方案二選一
    方案一. 全額貸30期0利率
    方案二. 購車金10,000元
    新手升格專案: 考照補助金 5,000元(限領取大型重機駕照後兩個月內領牌)
    ‧ 分期申請資格 : 年滿20~65歲領有新式身分證之中華民國國民
    ‧ 申請人/保證人提供資料 : 身分證影本/收入證明/財力證明
    ‧ 案件核准後請繳交對保手續費$3,500元
    ‧ 本分期專案由台壽保、遠信、仲信資融公司辦理
    ‧ 新手升格專案每人限申請一次
  • 建議售價未含領牌費用與強制險費用
  • 活動僅限台灣本島地區,詳情請洽全國YAMAHA重機通路
  • YAMAHA保有活動修改解釋之權利

 

資料來源「台灣山葉」

【台灣山葉】2020「MT-03」闇夜閃電 購車優惠方案二選一
Webike編輯部

Flat Tracker風格採用!KAWASAKI「W800」改裝款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這款Kawasaki W800“ Deus Ex Crazy Garage Deus Ex Machina”版本,是由位於韓國首爾的Deus Garage與Crazy Garage合作完成。

 

Deus Garage與Crazy Garage以KAWASAKI的經典車款W800為基礎,將其改裝成flat-tracker風格,車頭採用安裝在PRO TAPER面板右下方的頭燈,車尾則是手工製鴨尾搭配緊湊的LED尾燈,前SHOWA倒立式前叉、後Ohlins雙槍後避震及320mm碟盤和Brembo製煞車卡鉗,搭配前後輻條輪框及Dunlop K180輪胎的設定,讓W800變身為以性能取向的改裝款。

 

性能方面,Crazy Garage採用單側雙出全段排氣管,同時加裝NHK防甩頭,提升車頭在崎嶇不平的路面上有更好的控制性。整車均採用Jackpot Custom Paint的經典Kawasaki油漆製成。

Deus Ex Crazy Garage Deus Ex Machina

 

相關新聞頁面

KAWASAKI 2021年式「W800 Cafe/Street」新色釋出

運用奪目色彩再次刷新眼球!KAWASAKI 2021年式「W800」系列全新彩繪登場,跟…繼續閱讀

 

 

 

【車主有話說】超適合旅行!KAWASAKI「W800」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ファーマー…繼續閱讀

 

 

 

【訂料動手改】用原廠零件加大KAWASAKI「W800」的前輪框!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YAMAX」…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越南」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Flat Tracker風格採用!KAWASAKI「W800」改裝款
Webike編輯部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5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這是“東北一周”的第六天。淩晨4點30分,我從能代郊外的船澤溫泉出發。我開著V-Strom 250,從能代開始沿著國道7號→國道101號進入男鹿半島。

 

▲從船沢溫泉出發

 

以天下奇祭“生剝鬼”而聞名的男鹿半島東西長28公裏,南北長20公裏。雖然也被稱為“男鹿島”,但在很久以前被稱為大昔島,現在通過秋田縣的兩大河流米代川和雄物川的運砂所形成的沙丘與大陸相連。 北部的米代川河形成了能代砂丘,南部的雄物川河形成了天王砂丘。

 

到達男鹿半島最北端的入道崎。這裏是秋田縣屈指可數的觀光地,圍繞著寬闊的停車場,排列著好幾家餐廳和土特產店,海角尖端的園內有黑白兩色的燈塔。因為是北緯40度線上的海角,所以那個紀念碑也建在那裏。

 

▲男鹿半島最北端的入道崎

 

▲男鹿半島的“生剝鬼”

 

從入道崎南下到男鹿半島的西海岸。在裏亞斯式海岸的斷崖上奔跑,在潮瀨崎可以看到著名的巖石“哥斯拉巖”,巖石看起來像是朝日本海吠叫,鵜之崎海岸是一個神奇的海景。一進入男鹿市的中心,男鹿的城鎮,就看到了新建的JR男鹿線的終點站——男鹿站。

 

▲男鹿半島的潮瀨崎,可以看到哥斯拉巖石

 

▲男鹿半島的鵜之崎海岸

 

從男鹿由國道101號→國道7號前往秋田。開始了出羽國的“國府巡遊”。

 

東北按舊國來說,分為太平洋一側的陸奧和日本海一側的出羽兩個國家,以奧羽山脈為界。“奧羽”是陸奧和出羽的合成詞。秋田市內護國神社附近的秋田城遺跡就是出羽的國府遺跡。被築地圍墻包圍的國府遺跡中,復原了國廳(現在的話是縣政府)的一部分,這裏還有“秋田城遺跡歷史資料館”。

 

接著去了雄物川河口附近的總社神社,總社是國府不可缺少的。

 

▲秋田的秋田城址,這裏是出羽的國府遺跡

 

▲秋田城遺址模型,築地圍墻包圍著政廳

 

▲渡過秋田的大河——雄物川

 

從秋田乘坐國道7號越過縣境,進入山形縣,參拜出羽的一大物忌神社,前往酒田郊外的城輪柵欄遺跡。這裏也是出羽的國府遺跡。秋田的國府遷到了酒田,國府就這樣隨著時代變遷,國廳被復原的城輪柵欄遺跡,就在日本海東北道的終點——酒田町和IC附近。

 

到現在為止和酒田一起使用了好幾次IC,但是完全沒有註意到。圍繞著國府,“新的日本即將出現!”這是令人感動的民謠。

 

▲秋田、山形縣境內的三崎

 

▲出羽的一宮,參拜大物忌神社

 

▲城輪柵欄遺跡,這裏是出羽的國府遺跡

 

出羽的“國府巡遊”的最後一站是山形。從鶴岡沿著國道112號去山形,在馬見崎川河畔有出羽國分寺的遺跡,那裏建有藥師堂。到此為止,出羽的“國府之旅”結束了。

 

▲到達山形縣

 

▲山形的藥師堂,這裏是出羽的國分寺遺跡

 

從山形國道13號到米澤。從米澤出發,沿著國道121號,經過大坡進入福島縣。沿著國道121號,在喜多方拉面店“大善”吃了“味增叉燒面”,然後住在會津若松站前的“東橫仁”旅館。

 

▲國道121號的大山坡

 

▲在喜多方的“大善”吃味增叉燒面

 

▲今晚住宿的地方,到達會津若松的“東橫仁”旅館。

 

這是“東北一周”的第七天。淩晨4點30分,從會津若松站前的“東橫仁”出發。沿著國道121號前往南會津町的中心田島。

 

5點45分到達田島,在會津鐵路的會津田島車站前停了V-STROM 250,從田島開始就是“縣境巡遊”,而“國府巡遊”就到此結束了。

 

▲參觀會津若松的鶴城

 

▲到達會津鐵道的會津田島站前

 

從田島出發。沿著國道289號越過駒止山道,向南鄉前進,田島是晴天,但南鄉卻在下雨,以山嶺為界,天氣變了。從南鄉沿著國道401號→352號經過扁柏枝岐,到達只見川源頭的金泉橋。這裏是福島、新瀉的縣境,在金泉橋折返。

 

▲國道289號的駒止山道

 

▲沿著國道352號進入新瀉縣境內

 

▲國道352號福島新瀉縣境內的金泉橋

 

沿著國道352號越過中山山道,與國道121號匯合,就能到達福島栃木縣境內的山王山道。從縣境隧道出來後折回,但是山王山道的國道121號、國道352號、國道400號等3條國道重復。

 

▲國道121號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山王山道

 

從山王山道沿著國道121號前往田島,11點15分,我回到了田島。“縣境遊”第1彈“田島→田島”是199公裏。

 

從會津鐵道的會津田島站前出發。國道121號→國道289號越過甲子山道,進入白河。12點,到達白河。在別有特色的JR白河車站前停下了V-STROM 250。從這裏開始“縣境巡遊”的第2彈。走國道4號到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櫪福橋然後折返。

 

▲國道289號甲子嶺

 

▲從JR白河站前出發

 

▲國道4號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櫪福橋

 

接著是奧州街道(國道294號)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明神山道、東山道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明神山道,在白河拉面店“八十八”吃了“白河拉面”,14點回到JR白河站前。“縣境遊”第二站“白河→白河”是41公裏。

 

▲國道294號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明神山道

 

▲白河關跡

 

▲縣道76號的福島栃木縣境內的明神山道

 

▲在白河的“八十八”吃白河拉面

 

從白河到矢祭。在這期間,他們會去陸奧的“一宮”。

 

從白河乘坐縣道11號到石川。在石川參拜了石都古和氣神社。從石川國道118號到棚倉。在棚倉參拜馬場都都古和氣神社和八槻都都古別神社。石川和棚倉這三家公司是陸奧的一宮。

 

▲從白河乘坐縣道11號到石川

 

▲石川的石都古和氣神社

 

▲棚倉的馬場都都古和氣神社

 

▲棚倉的八幡都古別神社

 

從棚倉乘國道118號經過運河,進入矢祭町。從矢祭開始“縣境巡遊”的第3彈。首先在國道118號沿著久慈川行駛,然後在福島和茨城縣境內折返。接著沿著國道349號行駛到福島茨城縣境內的明神山道,然後折返。這條國道349號的明神山道的附近就是東北最南端的地方。“縣境巡遊”的第3彈,“矢祭→矢祭”是32公裏。

 

▲進入矢祭的城鎮

 

▲國道118號的福島-茨城縣境

 

▲國道349號的福島·茨城縣境內的明神山道

 

從矢祭沿著國道349號→國道289號前往太平洋岸邊的勿來市。在東北太平洋岸最南端的鵜之子岬停了V-STROM 250。依依不舍的與東北的離別。最後通過國道6號越過了福島·茨城的縣境。

 

▲位於東北太平洋海岸最南端的鵜之子岬

 

▲國道6號越過福島和茨城縣邊界

 

在北茨城收費站進入常磐道後,經由圈央道前往新東名的伊勢原大山收費站,到達離我家很近的伊勢原大山收費站的時間是23點30分,環繞“東北一周2020”就此結束。全程3267公裏是環繞“東北一周”的距離。

 

▲到達新東名的伊勢原大山收費站

相關新聞頁面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4

▲從龍飛崎到龍泊線的路線   我們從津輕半島北端的龍飛崎出發。我們在 "龍泊線"33…繼續閱讀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3

“東北之旅”的第五天,凌晨4:30從青森站出發,沿著280國道的舊路上進入津軽…繼續閱讀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2

“東北之旅”的第三天。 早上4:30從大船渡的“Route Inn酒店”出發。 由於我不吃早餐…繼續閱讀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1

今年(2020) 6月24日,我進行了一年一度的 "環繞東北 "之旅。早上5點45分,騎著我…繼續閱讀

 

 

 

 

「Webike名家專欄」賀曾利隆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賀曾利隆專欄】騎著V-STROM 250環日本東北!2020年版Vol.5
Webike編輯部


【動手修車】小技巧讓充電變得超簡單!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軽量化以上に體重が増えた」分享他與GSX1100S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GSX1100S進行改裝與保養,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GSX1100S的優點或不足。

車輛介紹及保養內容

關於車輛

車輛是SUZUKI GSX1100S,這輛車在設計時忽略了維修便利性,所以將電池設置在空氣濾清器器下方,如果是每天騎倒沒問題,但如果一口氣兩個月不騎它,那麼電池就會沒電讓車無法發動,每次充電就必須拆開很多零件,每次充電都超麻煩。

 

這次的工作

 

自上次騎車已經一個月前了,所以我需要做一些充電工作,所要做的就是將充電器連接到電池,如果不想拆一堆零件只為了取出電池,那為什麼不將其拔出呢?因此如圖所示,我拉了一條線接在正極端子上。

 

工作時間

1小時內

 

工作難易度

簡單

使用的物品

膠捲盒(在亞馬遜所購買,運費比產品貴...)
束帶

詳細介紹工作

拉出正極電線,要注意避免碰到金屬部分。

在膠捲盒底部打孔,將電線穿過該孔位。

 

 

束帶則用於固定膠捲盒,並防止電線從膠捲盒中鬆開。

 

完成後,只要將充電器接載正極、負極接在金屬車架上就可以充電了。

建議

電池充電問題變得超簡單!反而導致沒有機會檢查打開電池檢查液位(對某些車來說很重要),所以我還是每年兩次會拆開一堆零件來檢查電池液位。

相關新聞頁面

【動手修車】能輕鬆架起中駐的小技巧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ninnin」…繼續閱讀

 

 

 

【動手修車】清潔卡鉗來優化煞車手感!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webi男」分…繼續閱讀

 

 

 

【動手修車】快速清除卡鉗異物的小妙招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布施12番…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動手修車】小技巧讓充電變得超簡單!
Webike編輯部

2020年油箱包排行榜TOP10!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如果把旅行包裝在後貨架上,那麼拿取手機、錢包等小物件極為不便,而旅行時背著背包又會很累。對於這樣任性的騎士,筆者推薦使用油箱包!此次油箱包排行榜TOP10,我們將公佈Webike上的熱門油箱包產品!

No.10 GIVI | Tank Rock [ST605]

 

排在第十位的是GIVI 油箱包,雖然它還需要額外附件(單獨出售)才能安裝,但它可以用附帶的鑰匙鎖定,減少在旅遊區被盜的風險。

 

另外,由於不使用磁鐵進行安裝,因此無需擔心損壞油箱,加上有電線孔,因此能夠在使用的同時給智慧型手機、運動相機等移動小工具充電。

No.9 DEGNER |油箱包

 

與第10名昂貴的油箱包相比,這款DEGNER油箱包的價格比較合理,雖然它的功能有限但非常小巧,可以在不破壞車輛外觀的情況下使用。

 

手機袋內襯是網狀的,可以防止手機在高溫環境下過熱當機。

No.8 SW-MOTECH|EVO Engage(用於EVO油箱底座)

 

誕生於德國的SW Motek公司的EVO Engage油箱包具有歐洲風格的豐富設計,油箱包背面本身為圓形,可以安裝在油箱半徑較小的車輛上,不會有任何不適。

 

恰到好處的7L容量,是一日遊的必備包包!

No.7 TANAX motofizz|Magress 5500S MFK-188

 

來自Tanax Motofiz的Magress就像是一個老式的油箱包,這款包包的造型方方正正,與第八名的EVO Engage外形完全不一樣,且容量可以根據需要擴充,從5.5L到11L不等,肯定是一日遊和過夜遊的可靠夥伴。

No.6 GIVI |Tank Rock [XS307]

 

GIVI油箱擁有15升的大容量,透明的口袋大小剛好適合旅遊地圖也可以收納iPad。

 

它可以和Easy Lock結合使用進行安裝,螢光色的防水罩也很時尚。

No.5 TANAX motofizz|斜背油箱包 M MFK-084

 

與第七名的油箱包“Magress”不同,雖然是由同一公司製造,但這款有磁鐵固定架(內含安全扣帶以防萬一)。

 

它還可以裝三個500ml的塑料瓶,有利於防暑,還有透明口袋可以收納旅遊地圖。

No.4 GIVI|油箱包EA106B

 

長尾造型是義大利品牌GIVI獨有的,這款油箱包的價格合理、體積小巧,造型也不算過於突兀,透明口袋剛好可以裝下iPhone 6 Plus。

No.3 TANAX motofizz|油箱包GT MFK-001

 

第三名的Tanax Motofiz提供了所有需要的功能,GT MFK-001油箱包擁有一個超大的透明口袋,這是油箱包從來沒有過的功能,可以裝下一張A4全比例的地圖,打開後還可以查看背面。

No.2 TANAX motofizz|越野油箱包3 MFK-082

 

排在第二名的依然是Tanax Motofiz!在公路上騎越野車時,通常都會帶著這個油箱包上路。

 

一個包包就能裝旅遊地圖+水瓶,是越野車的最佳搭配,如果要在戶外越野騎乘的話,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No.1 KOMINE|SA-214 TOURING TANK BAG(旅行油箱包)

 

排名第一的是Komine SA-214旅行油箱包!這款油箱包是我們觀察了很久,它採用磁力固定所以方便穿脫,更棒的是採用了可變容量系統,既能保持價格實惠,又能滿足騎士們的各種需求。

相關新聞頁面

旅遊新手必備油箱包款 TOP5!

對騎士而言,就算下雨也澆不熄出遊的熱血,但身上的手機、錢包等隨身物品該放哪呢…繼續閱讀

 

 

 

【好物來分享】完美適合HONDA「MONKEY 50」的油箱包!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MOTO HACK】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Ky's」分享…繼續閱讀

 

 

 

2020年冬季電熱服裝排行榜TOP10 !

它來了!筆者一年中最喜歡的季節就是冬天!但在騎乘時,但無論穿什麽衣服、穿多…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日本」
「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2020年油箱包排行榜TOP10!
Webike編輯部

【車主有話說】FB Mondial旗艦復古車款「HPS300」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Webike在線上社交平臺舉辦的 【車主有話說】 活動正火熱進行中!這次由「Skald」分享他與HPS300的騎乘故事!

 

透過車主對愛車-HPS300的分析與評價,多角度地讓車友了解HPS300的優點或不足。

1.[簡單介紹]

騎乘年齡

我第一次對摩托車產生興趣,是看到父母退休後,買了一輛摩托車一起去旅遊。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拿到了駕照,我第一輛摩托車是用打工買的二手CB400SB。此後,我就和父母一起出去旅遊,自從我知道了騎摩托車旅遊的樂趣後就已經上癮了,到現在大約有10年光景。

之後,我的CB400SB在一次事故中報廢換成了YZF-R125,雖說這台YZF-R125是小排氣量,但我仍受輕量化和單缸引擎的脈動感所吸引,這種類型的摩托車也是現在日本主流車型之一。

 

平時騎摩托車的樂趣

我平時把相機收納在包包裡,喜歡在找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時停下來拍照,並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裝並享受改裝過程。

 

入手時間

我是在2019年10月購入,到現在才騎了一年左右,里程還不到一萬公里。

 

入手動機

因為YZF-R125的騎乘姿勢很前傾、騎乘太久的腰部會很不舒服,加上每次在做改裝或保養時,因為塑膠外殼太多,拆拆裝裝的很麻煩。

 

因此,我一直想找一輛單缸或V型雙缸的摩托車,所以我就找到了這輛車,我喜歡上現在流行的新復古風格,在去經銷商看車當天就簽了訂購合約。

 

我家附近有很多風景優美的道路,我騎乘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悠閒的騎乘。

 

2.[滿意度/優勢]

優勢之處

1.因為是250cc水冷式單缸引擎,所以在低速騎乘時還能感受到引擎的脈動,是一輛很有意思的摩托車。

2.雖然9L的油箱有點小,但平均油耗保持在30km/L左右,續航里程約270km,加油燈大約會在剩3L開始亮起。

3.把手位置有點低,但不至於讓腰部產生負擔,騎乘姿勢對我來說剛剛好,短途騎乘沒有任何問題。
4.因為車身輕盈的只有149公斤,所以操控起來很輕鬆,在城市低速騎乘時幾乎不會有疲勞感。

 

關於騎乘

引擎即使在低轉速時也有很好的扭力感,在路上騎乘時不會覺得動力不足,雖然在山路等上坡路段時可能需要提高一點轉速,但這時就可以感受到轉動引擎的樂趣。

 

關於外觀

選擇這輛車的原因並不是引擎的性能、裝載能力或燃油效率等,而是外觀。最有特色的是在右側突出的兩個尾段排氣管,這不是很常見的設計。

 

其他細節方面,例如前18吋、後17吋塊狀輪胎、單座風格座墊、原廠端子後視鏡、後搖臂固定型車牌架、倒立式前叉等都很搶眼。

 

3.[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

1.雖然我把燃油性能這一點作為優點,但我希望油箱能再大一點。
2.由於載貨能力較低,加上右側雙出排氣管,所以需要自己設計和安裝馬鞍包。
3.可能是座椅有點硬,長途騎乘時臀部可能會有些疼痛。
4.在停車時很難打回空擋,要在一、二檔之間來回多次。

 

關於騎乘

1.這一點是我的親身感受過,那就是前煞車很不靠譜。制動力低、控制性差,如果不能急煞那就沒有用了,所以這一點我想自己進行改裝。

關於外觀

我不喜歡特殊造型的大燈,雖然不是太酷,但也不至於太酷,未來我應該會想換成圓眼LED燈什麼的。

 

4.[總評(推薦給這些騎士)]

它有一個獨特的外觀,也很難在日本廠牌中上找到,加上很少人騎它,所以如果你喜歡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強烈推薦這輛車。

 

相關新聞頁面

HONDA全新復古街車「CB350 H'ness」印度發表

HONDA INDIA 於線上發表會公布全新車款 CB350 H'ness   CB IS THE ANSWE…繼續閱讀

 

 

 

復古控注意!SHOEI「Glamster」即將推出彩繪款

SHOEI全新的復古風格帽款「Glamster」,自消息發布以來一直都是熱門話題,透過將經…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輕量復古街車新角色 哈特佛「雲豹Classic S 250i」

充滿機械感的設計、簡單而可靠的車輛結構、以及最重要的改裝與自定義空間,往往是…繼續閱讀

 

 

 

 

資料來源 「Webike magazine」
「Webike 台灣」編輯部編譯

【車主有話說】FB Mondial旗艦復古車款「HPS300」
Webike編輯部

【台鈴機車】SUZUKI全車系北灣俱場秋之感謝祭!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報名表單:https://bit.ly/2HJbmZd (感謝熱烈報名,目前額滿對帳中,若有名額釋出將另行公布)

 

活動時間:2020.11.28(六) 15:30~19:30
活動地點:北灣俱場  (台北市北投區大度路一段21號)
報名資格:台鈴工業 SUZUKI全車系車主
(活動當日限騎乘報名之車輛入場,若非報名之車輛謝絕入場)
入場費用:250元/人(每位車主可攜帶後座一位,同報名表報名)

 

SUZUKI年終最強感謝祭
日式餐點、遊戲、火辣百大DJ、現場Live樂團
來就有機會抽到SUZUKI人身精品及各項精品好禮
最大獎將抽出Saluto125機車一台!
看到這邊還沒報名你就慢了

 

#報名表趕快填啦
#名額有限僅250人入場
#準備了超多好禮只送不賣
#想買的話現場還有特惠價
#抽台最熱門最美型的Saluto回家吧
#小編會在旁邊靜靜看你們得獎的

 

資料提供「台鈴機車」

【台鈴機車】SUZUKI全車系北灣俱場秋之感謝祭!
Webike編輯部

SHOEI推出「GT-Air II」帽款新色彩繪

$
0
0

Webike摩托新聞
Webike摩托新聞 - 提供國内外最新業界情報、新車新聞、賽事消息、重機與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還有車界知名專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GT-Air是SHOEI旗下配備內藏式遮陽鏡片的豪華旅行版全罩安全帽。   現在這款繼承GT-Air的DNA,在機能及舒適方面全面升級的GT-Air II,將推出全新的「EMBLEM」塗裝配色,並預計將在2021年1月推出上市。

配備內置遮陽板,可以在舒適環境中騎乘

GT-Air II是繼承前代GT-Air DNA的基礎進一步發展的帽款,內置遮陽鏡片(QSV-2遮陽板)比上一代產品加長5mm,新的遮陽鏡片能夠微開,SHOEI獨創的棘輪下巴扣帶及緊急拆卸系統 “E.Q.R.S.(Emergency Quick)等功能,保證了佩戴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此外,它還配備了專門設計的SENA通信系統“ SRL2”的安裝位置,並使用“ HYGRA”作為內襯的表面布料,該材料具有極佳的吸濕性和快乾性,且能不影響安全帽所需的功能。

GT-Air II EMBLEM

●尺寸:S(55cm),M(57cm),L(59cm),XL(61cm),XXL(63cm)●顏色:黑色x白色,亮橘色 ×黑色,白色×紅色×藍色●標準:JIS●結構:AIM +(高級集成矩陣加多纖維)●附件:帽袋、呼吸防護罩、下巴罩、矽油、維修工具、CWR-1 PINLOCK EVO鏡片、備用PINLOCK防霧貼、SHOEI貼紙。   TC-1(紅色/黑色) [gallery size="medium" ids="83583,83582,83581"]   TC-5(消光黑色/銀色) [gallery size="medium" ids="83579,83578,83577"]

相關新聞頁面

SHOEI推出「GT-Air II」帽款新色彩繪 GT-Air是SHOEI旗下配備內藏式遮陽鏡片的豪華旅行版全罩安全帽。   現在這款繼承G…繼續閱讀       SHOEI推出「GT-Air II」帽款典雅新色彩繪 GT-Air是SHOEI旗下配備內藏式遮陽鏡片的豪華旅行版全罩安全帽。   現在這款繼承G…繼續閱讀       【熱議】安全第一道防線!該選擇Arai還是SHOEI? 「Arai和SHOEI哪個更好?」這應該是每個騎士都問過自己的問題,從HY大戰中的HONDA…繼續閱讀        

資料提供「Webike 日本」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SHOEI推出「GT-Air II」帽款新色彩繪
Webike編輯部

Viewing all 674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