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凌晨4點,賀曾利隆頂著刺骨寒風騎上好夥伴V-Strom 250,從神奈川縣伊勢原市的自家出發。從平塚騎上國道134號,經過鎌倉、逗子,然後進入三浦半島。
▲搭乘「東京灣渡輪」到金谷港。
到達「東京灣渡輪」的出發港久里濱港的時間是早上5點30分,渡輪大廈5點40分才開始營業。所以先到了餐廳「狐狸烏龍麵」去吃了早餐,一碗烏龍麵讓人整個都活了過來。
早上6點20分,搭上了東京灣渡輪的「Shirahama Maru」。離開久里濱港之後,天色也逐漸亮了起來。抵達房總半島的金谷港是在早上7點00分。橫渡東京灣的這趟40分鐘的旅程讓人印象深刻。
從金谷騎上國道127號南下房總半島。
騎進隧道通過了第一個海岬—明鐘岬,然後在前面的海岸上停下了V-Strom 250,回頭看著明鐘岬。鋸山(330m)陷落在東京灣的地方就是明鐘岬,海岬也成為了「房總國境」。
▲望向明鐘岬
平常在說「房總」或「房總半島」時並不太會去思考它的意思,「房總」其實是北邊的「總」以及南邊的「安房」的複合語,總國在後來分裂成了上總以及下總兩個令制國。
▲內房地區的海,攝於保田海岸。
房總國境是從鋸山到清澄山的房總丘陵稜線。越過房總國境進入安房之後,日照開始變強,山間的綠意開始變濃,空氣中飄逸著潮水的香氣。安房是一個「黑潮文化圈」的國家。
第二個海岬則是大房岬。館山灣北側的這個海岬被稱為「Daibusa」或者是「Ddaibou」。從國道127號的富浦進去,經過富浦漁港之後,前往大房岬的大房公園。把V-Strom 250停在停車場(免費),走人行道繞海岬一圈,走一圈大約要30分鐘左右。從海岬突出處的第一展望台隔著浦賀水道望向三浦半島的劔崎,這裡有遊客中心與露營場。
▲大房岬的展望塔
▲大房岬的公園
▲從大房岬的第一展望台隔著浦賀水道望向三浦半島。
▲從館山的沖之島所看到的大房岬
從館山騎上沿著館山灣的縣道257號,前往第三個海岬洲崎。
洲崎是房總半島西南邊的海岬,房總半島從這裡分成了靠東京灣的「內房」地區以及靠太平洋的「外房」地區。海岬成為了一個大的分界線。
從洲埼燈塔的展望台眺望三浦半島、伊豆半島、伊豆大島以及富士山,伊豆大島看起來特別大。
▲洲崎的燈塔
在洲埼燈塔入口的「森田屋商店」一邊聽著店裡的歐巴桑閒聊,一邊吃著店家自製的「Tokoroten(心天)」(380日圓)。加上醋醬油的寒天麵Tokoroten(心天)非常好吃。在洲崎周圍的海可以採到「Tokoroten(心天)」的原料天草海藻。「森田屋商店」會在庭院的一角利用太陽曬乾採到的天草海藻。
▲洲崎的「森田屋商店」的「Tokoroten(心天)」
▲洲崎的洲崎神社,這裡是安房的一宮神社(地區內社格最高的神社)。
前往洲崎附近的洲崎神社參拜,這裡是安房的一宮神社。爬上陡峭的石階梯之後進入本殿。本殿後面的御手洗山是完全沒有被砍伐過的自然林,這裡主要是以御手洗山下半部的錐栗以及上半部的虎皮楠等等照葉林為中心,綠意濃密。御手洗山是千葉縣內自然林保存最好的一座山。
享受著從洲崎一路騎過去的海邊兜風樂趣。騎在油菜花盛開的縣道257號(房總Flower Line)前往外房的海,一路上聞著黑潮的海水香氣,一邊興奮到不行。即使是在冬天,對房總半島來說依然是一個適合兜風旅行的季節。
▲朝著外房海岸騎
從館山市進入南房總市。
到達第四個海岬野島崎,這裡是房總半島最南邊的海岬。看完漁港的漁船之後,就到嚴島神社參拜,這裡除了供奉著男性生殖性之外,還有女性生殖器的貝殼。然後又去了燈塔。野島崎燈塔是一座可以爬上去的燈塔。漁港、神社、燈塔感覺上就是海岬的3項標準配備。
▲抵達房總半島最南邊的野島崎。
▲野島崎的嚴島神社內的「日俄戰爭戰勝碑」。
▲野島崎的嚴島神社內供奉的男女生殖器。
▲野島崎燈塔,這個燈塔能夠爬上去。
逛完野島崎的人行道之後,到了食堂「三愛」吃了「Namero丼(生魚肉泥丼)」(1200日圓)。外房地區的鄉土料理「Namero」是在白飯放上生魚肉泥,然後再放上一顆生蛋黃。雖然這碗是竹莢魚的魚泥,不過也有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的Namero(生魚肉泥)。把Namero(生魚肉泥)烤過之後就變成了「Sangayaki」。
▲野島崎的食堂「三愛」
▲在野島崎「三愛」品嚐「Namero丼(生魚肉泥丼)」。
從野島崎出發。沿著海岸邊的道路騎,然後接到國道410號。經過千倉溫泉的「千倉館」前面,走國道128號往外房海岸騎。在以捕鯨聞名的和田繞道到和田漁港。如果是在7月到這裡的話,還可以看到貝氏喙鯨的解體秀,並且能夠直接當場買下鯨魚肉。
▲在和田漁港,這裡以捕鯨聞名。
從南房總市進入鴨川市之後,從國道128號的舊路前往太海。
太海的仁右衛門島是從外房海岸唯一一個可以前往的島嶼。浮在太海漁港前面的小島,可以坐上用手划的小船前往,到島上只要5分鐘。走在人行道上繞著島嶼一圈,島內還有源賴朝的傳說之地。
太海這裡有一個太海溫泉的溫泉民宿「小原莊」,建築物還保留著沒被拆掉,這裡是我記憶中的溫泉民宿。以前曾經來過好幾次,但是現在非常可惜已經停業了。薄褐色的溫泉泡起來會讓皮膚變得滑嫩嫩。
▲太海溫泉的「小原莊」已經歇業,真可惜!
▲太海海岸,大浪一直不斷打過來。
騎過鴨川小鎮之後,到小湊的誕生寺參拜,這裡是日蓮聖人誕生的地方。小湊是鯛魚的棲息地,還有一個可以觀賞鯛魚的名景點鯛之浦。
▲進入鴨川的小鎮。
▲到小湊的誕生寺參拜,這裡是日蓮聖人誕生的地方。
小湊感覺非常荒涼,以前這裡明明有很多觀光客前來,現在沒開門的店家卻非常多。從JR內房線五井車站開始出發的小湊鐵道的終點站是上總中野車站,但是本來的應該是如同「小湊鐵道」名稱一樣,是一個越過房總國境山脈延長到這裡的鐵路。雖然現在只是超地方路線的小湊鐵道,鐵路並未延伸到小湊這裡來,但是過去的小湊可是一個人煙鼎盛的地方。
往小湊誕生寺旁邊的小路騎,穿越隧道之後,從太平洋的斷崖上出來,右邊看到的海岬就是這次旅行的第五個海岬入道崎。
▲小湊的入道崎。
從入道崎騎往外房海岸斷崖上的小路,這裡是可以一望太平洋的絕景路線。 合流到國道128號進入勝浦市。這個鴨川、勝浦市的交界就是安房與上總的國境。經過勝浦市的興津之後就是鵜原。
到達鵜原之後,將V-Strom 250停在鵜原海岸上。右手邊可以看到的是第6個海岬大岬,左手邊看到的則是第7個海岬明神岬。鵜原這裡可是「生涯旅人!」賀曾利的原點。
▲抵達鵜原海岸,這裡可是我的摩托車旅行人生的原點!
▲鵜原海岸的大岬。
▲鵜原海岸的明神岬
高三那年的暑假,我和友人前野幹夫等人,三個人一起帶著帳篷以及食物來到了鵜原海岸。那時候只要到了夏天,我們就會去露營。高一時是在伊豆半島的大瀨崎,高二時則是到了御前崎附近的相良海岸。
從東京前往鵜原海岸的那一天,太陽高掛天空,夏日炎炎天氣十分地熱。我們從兩國車站搭上JR的外房線,離開東京與千葉的市區之後,車窗外是一片廣大的稻田景色,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洗滌。
「好大呀!」
從我口中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讓我的人生從此改變。我這50多年來周遊世界的摩托車旅行人生的原點就在這裡。
「這裡好寬敞呀!真好~」
「對呀!擁擠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要活得更自由一點呀!」
「對呀,要自由一點。人呀,可不能活得不自由呀!」
在這樣的對話之中,突然冒出了「我想去非洲!」、「去非洲吧!」的內容。
不管是在鵜原海岸露營時,還是回家的火車站,我們都一直熱烈聊著非洲的話題。回到東京之後,我們馬上就開始計畫要騎著摩托車「橫渡非洲大陸」。
3年後,也就是1968年4月,雖然成員縮減成兩個人,不過賀曾利與前野幹夫一起從橫濱港搭上荷蘭船「路易斯號」,陪著我們的是兩台SUZUKI的TC250。我們在20歲那年的春天啟程出發。
我在那之後又來過鵜原好幾次。30歲時的第一次繞日本一圈之旅「30歲環日本一周」,第一個晚上就是在鵜原漁港的碼頭露宿。
也曾經在鵜原到民宿「甚五郎」住過,那邊的晚餐超級美味。黑鮪魚、鰹魚、紅魽的生魚片,紅金眼鯛的火鍋、醋拌沙丁魚、醬油煮鯖魚、炸竹莢魚、蝦子、海螺⋯⋯,是一頓讓人忘也忘不了的外房「海鮮大餐」的晚餐。
像這樣來到鵜原,看著鵜原的海,將近半世紀的摩托車之旅的畫面就像跑馬燈一樣在我的眼前迅速閃過。時光飛逝之快,讓我不禁有點感傷。
從鵜原進入勝浦的小鎮,從勝浦漁港前往第8個海岬八幡岬。八幡岬是一個在勝浦灣東邊突出去的海岬。海岬的展望台上立著德川家康側室「於萬之方」的雕像。這裡是一個景色絕美的海岬。從八幡岬的斷崖上看著勝浦燈塔。
從勝浦走國道128號,經過御宿前往大原市。
▲從國道128號看向勝浦的八幡岬。
▲從八幡岬看著遠方岬神社在海上的鳥居。
▲從八幡岬看著勝浦燈塔。
大原是一個「魚類新鮮好吃的小鎮」,所以就選在JR外房線的大原車站前的「房壽司」品嚐了「在地魚壽司」以及「在地魚生魚片」。大快朵頤了大原的在地魚料理之後,前往第9個海岬小濱八幡岬。從台地上的海岬跳眺望大原漁港,接著到守護大原漁港的小濱八幡神社參拜。
▲大原「房壽司」的「在地魚壽司」與「在地魚生魚片」。
▲從小濱八幡岬往下望向大原漁港。
第10個海岬則是太東崎,這裡有一座燈塔。從海岬的展望台往南邊看去,可以清楚看到夷隅川的河口,過去一點還可以看到大原的小濱八幡岬。轉換方向往北邊看去的話,九十九里濱又長又彎的海岸線一望無遺,再過一點去則是可以隱隱約約看到刑部岬到犬吠埼這一段。
▲從太東崎眺望遠方,可以看到夷隅川的河港以及小濱八幡岬。
▲太東崎的燈塔。
從太東崎前往橫貫房總半島的富津岬。到了一宮町後就到玉前神社參拜,這裡是上總國的一宮神社。
▲一宮町的玉前神社,這裡是上總的一宮神社。
從茂原走國道409號,在圈央道的茂原長南IC進入高速公路。 從木更津JCT南下館山道,在下一個木更津南JCT切到木更津南IC。從木更津南IC下高速公路,走國道16號前往富津岬。紅通通的夕陽在國道16號上落下。
▲在國道16號西下的夕陽。
到達第11個海岬富津岬。 「趕上了!」,不自覺喊出了聲。
從東京灣突出的一個長達5公里,被稱為下州的沙洲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富津岬,這裡也有一個展望台。辛苦爬上像寄木細工一樣造型特殊的展望台,氣喘吁吁爬上展望台的景色一定是最棒的。
▲富津岬的展望台就像是一個裝飾藝術。
▲從富津岬的展望台上望出去的景色。
▲從富津岬看向對岸的三浦半島。
現在騎的這條路,一直線的延伸到沙洲之中。視線向左邊移動的話,就會看到新日本製鐵壯觀的君津製鐵所。前面的海洋則是浦賀水道,落日餘暉灑滿整片海。對岸是三浦半島的觀音岬,距離只有短短7公里。接著,觀音埼燈塔也亮了起來。
富津岬的這幅夕陽美景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深處。富津岬是一個要衝之地。江戶幕府末年在這裡設立了炮塔,明治以後更是建造起防衛東京灣的海堡,作為要塞地區,這裡一直是嚴禁一般人出入。富津岬隱藏著這樣的歷史。
結束「繞海岬的房總半島一圈」之後,騎上國道127號前往金谷港。「金谷→金谷」的「繞房總半島一圈」總共261公里。
搭上「東京灣渡輪」18點25分出發的「Kanayamaru」。在販賣部買了飯糰當晚餐,然後又吃起洋芋片,一邊享受橫貫東京灣的夜晚渡輪之旅。一艘大型渡輪從眼前橫切了過去。
19點05分,「Kanayamaru」在三浦半島的久里濱港入港。從久里濱這裡按照凌晨來時的路線騎回家。
20點45分,終於抵達位在伊勢原市的自家,結束全程388公里的「繞海岬的房總半島一圈」。V-Strom 250呀!今天一整天辛苦你了。
「Webike名家專欄」賀曾利隆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