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以KAWASAKI全新事業夥伴身份成功獲得重生的義大利名門Bimota,將KAWASAKI所提供的心臟-機械增壓並列4汽缸引擎所擁有的馬力,放到了「TESI H2」的車體上,到底它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並且帶出怎麼樣的性能呢?本文將為大家解說以輪轂中心轉向系統(Hub Center Steering)為主的Bimota獨家結構。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前輪用的避震器組件就是靠著設置在引擎左下方的拉桿作動。轉向裝置用與煞車用的連桿,螺絲的安裝角度就差了90度。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Bimota的官方宣傳影片中可以看出,前後避震器的固定上座會與避震器的作動連動然後旋轉。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1990 BIMOTA TESI 1D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990 BIMOTA TESI 1D
Clik here to view.
TESI H2這台混血車款搭載了KAWASAKI引以自傲的Ninja H2的998cc水冷式並列4汽…繼續閱讀
KAWASAKI入主BIMOTA擴張車壇新局!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BIMOTA是一間來自義大利歷史悠久的高級摩托車廠牌,自1972年推出第一台摩托車以來,就以…繼續閱讀
【編輯長專欄】米蘭車展注目車款排行榜 TOP5!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今年在義大利米蘭照常舉辦了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展-米蘭國際車展,編輯長本人也特地飛…繼續閱讀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BIMOTA重生!與KAWASAKI的合作契機 Vol.1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 |
從出現開始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輪轂中心轉向系統(Hub Center Steering)
「TESI」是義大利文「論文」的意思,它最大特色是採用「輪轂中心轉向系統(Hub Center Steering)」來取代現有的伸縮式前叉(Telescopic)。 在學生時代與朋友一起提出這個系統的設計師Pierluigi Marconi,在1980年代初期就進入了Bimota。當時他使用VF400F與FZ750的引擎製作了試作車,並在1990年公布了搭載Ducati 851引擎的「TESI 1D」。 然而以當時的生產技術來說,很難實現Pierluigi Marconi的想法,就算是在2000年代登場的TESI 2D/3D,在操控時也無法擁有良好的安定性。 不過,如果是由現在累積了無數經驗的Pierluigi Marconi在相隔四分之一世紀後,全新研發的輪轂中心轉向系統(Hub Center Steering)的話,應該不管是誰都能感受到這個系統的優點吧! 另外,由於這次的引擎具備了極高強度,所以相對於以前的TESI系列採用了從側面看起來是Ω型的車架,現在則是將TESI H2設計成幾乎無車架的結構。透過獨特結構來獲得安定感
使用搖臂支撐前輪,然後在前輪的輪轂內設置轉向裝置的特點與昔日的TESI 1D~3D相同,不過將前避震器設置在引擎後面,然後安裝在車體左側下面的拉桿上,則是TESI H2的特有配備。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獨特的轉向裝置
它的轉向桿是靠連桿接到把手上,只要操控把手就能藉由這個拉桿操控前輪。這個轉向連桿只有在左邊一個,但支撐煞車的扭力桿則有2個,並且左右邊都有設置。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並列配置而且重心集中
現有的TESI系列在車體左側前方設置了前避震器,但TESI H2卻是採用連桿連接到車身後方,並把前避震器與後避震器並列配置。這個結構雖然是因為重心集中的結果,但外表看起來卻非常有衝擊性。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幾乎沒有車架的存在
採用幾乎沒有車架結構的TESI H2,在引擎前後都設置了固定避震器用的底座,後避震器則是使用了與Ninja H2相同的結構。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前避震器改革的前驅
TESI系列的最大特色-輪轂中心轉向系統(Hub Center Steering),其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獲得現有的伸縮式前叉(Telescopic)所缺乏的出色安定性,並且讓操舵及懸吊作動不會出現干涉。 順帶一提,BMW的Telelever/Duolever及2018年式後的GOLDWING所導入的雙A臂懸吊系統,也都是因為相同目的而設計。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相關新聞頁面
【編輯長專欄】混種猛獸誕生!BIMOTA「TESI H2」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