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格取締違規停車,光是東京都就有102萬台!
【概 要】 現在日本國內的輕型機車銷售數量狂跌,最大原因就是「沒有地方可以停車」。 因應停車場法及道路交通法的修正,摩托車也視同汽車一樣可以進行取締,因此負責取締違法停車的民間委託業者,也從2006年開始取締從輕型機車到大型摩托車在內的各種違規車輛。 因為這個因素,導致原本在日常生活與工作時相當方便的交通工具,變成完全沒有用的移動工具。 此外,近年來販售各種以腳踏車為基礎的電動腳踏車及電動滑板車等額定功率在600w以下,能夠自力推進的移動工具在日本都被列為「原付一種(日本的車款分類,指排氣量在50cc以下的車款)」。 因此停車空間不夠已經不光只是輕型機車的問題而已,現在已經成為所有能夠自力推進的移動工具需要面臨的問題。 而東京都現在大力推動的電動摩托車(零廢氣排放車款)政策,如果找不到可以停車的地方,那也只不過是空口說白話而已。 就算購買補助金的申請範圍擴大到一般民眾,但最重要的還是必須要打造出一個能輕鬆停放輕型機車、普通重型機車的街道才行。 在未來人口持續減少的狀況下想要打造出理想街道,那就必須考慮到SDGs(※1)的重要性及使用MaaS(※2)的共享模式等,因此輕型機車需要推動IoT化(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電動化自然顯而易見。 2020年新制廢氣排放標準的實施已經近在眼前,而在那之前通過認證的車款只能繼續生產到2025年11月為止。 行政×移動工具的廠牌×ICT企業等官方與民間組織,就必須以考慮到分擔公共交通功用的移動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立場及產官學合作的立場,要尋求讓個人用運輸工具(Personal Mobility)能夠靈活運用、重新抬頭的方法。 【現 狀】 這裡暫且不討論超過50cc的摩托車。雖然根據腳踏車法(促進腳踏車安全使用以及全方位推動腳踏車等停車對策的法律)輕型機車能夠停在腳踏車專用停車場,但輕型機車騎士卻經常被引導到摩托車專用停車場,所以輕型機車停車空間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一般人對這項法律認知不足所導致。 從2006年法案修改後到2018年為止,整整12年間光是東京都內就取締了102萬台機車,「只停5分鐘而已所以不要緊」、「因為是送貨所以沒關係」等等,這些大家過往默認的共識如今已經不再適用。
相關新聞頁面
教育從小開始 YAMAHA「引擎組裝拆解教室」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