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水上行走的東西,就不該弄髒水質」這是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對船外機的想法,充分讓人感受到他對製造業的強大信念。
1964年,在那個二行程引擎蔚為主流的年代,HONDA特地帶著重量、成本等都處於不利條件的四行程引擎闖入船外機世界。
HONDA的船外機繼承了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的意志-避免讓一開始為了幫助工人所研發的通用引擎污染到工作環境,因此不斷進行改良,現在這顆船外機不僅脫離了工作場合的使用限制,還被廣泛運用到海上休閒娛樂。
HONDA在1964年7月公布命名為GB30的第一代四行程船外機後就被稱之為「名機」,不同款式的船外機也陸陸續續在各地登場。
舉例來說,1992年為了配合位於德國、瑞士與奧地利等三國交界處的波登湖即將開始實施、被視為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嚴格的環保法規,HONDA推出了BF8B,隔年甚至再推出BF6B及BF40B。
繼1995年發表BF90、75之後,HONDA更在1998年完成了加入獨門技術「PGM-FI」的BF130、115等船外機型。
以「對人類及環境友善,同時能節省成本且高品質的四行程引擎」作為基本概念研發的船外機能夠排放出較為乾淨的廢氣,甚至還比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在2006年制訂的數值還要更低。
這也影響到在2001年推出的BF系列旗艦款BF225的登場。以環保性能自豪的BF225甚至在2008年成功以大幅低於標準值的成績通過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局(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CARB)規定的廢氣排放標準。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HONDA第一顆船外機GB30
1964年,HONDA首度研發而成的船外機是採用四行程結構的GB30,由於HONDA並不認為會在水中釋放機油的二行程引擎已經完美無缺,因此即使面對體積龐大且笨重、結構較複雜等難題,仍堅持挑戰製造四行程引擎的船外機。
在當時被視為異類的四行程船外機,如今卻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主流引擎。而一切事情的開始,都起源於這顆帶著紅色引擎蓋的HONDA船外機。
Clik here to view.
把電車集電弓裝到電動車上,就能讓電動車邊開邊充電永遠不用停車了?...繼續閱讀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相關新聞頁面
HONDA無極限!不用停車充電的電動車研發中?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資料提供「HONDA」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