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News
BikeNews - 最新業界頭條、新車試乘報告、國內外賽事報導、機車相關商品及服務訊息每日更新,還有車界知名作家專欄請不要錯過。台灣摩托車新聞專門網站 - 「Webike-摩托新聞」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以次世代新古典之姿重生的新款CB1000R,正式在米蘭國際車展上揭開神秘面紗。展現和概念車款相同的精緻現代風格,並配備4段動力模式可調與循跡操控系統等大幅強化騎乘性能的改良。
承襲概念車款風格之姿登場
就如同HONDA在10月公開的宣傳短片中預告的一樣,HONDA正式在11月6日登場的EICMA(米蘭國際車展)發表全面改款的CB1000R。
這是繼日前在2017日本東京摩托車展上登場亮相的「新古典運動風格概念車款」之後的正式市售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新款CB1000R雖然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焦點,不過首先還是得先留意到外型設計,巧妙地結合概念車款的大塊頭與精緻感,散發出與研發概念「新古典運動風格」相符的外型。
不同於稜角尖銳帶著殺氣的現行款街頭悍將,新款CB1000R重生為與成熟穩重騎士相配的新古典運動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重心集中在車身前半部,加上簡約的車尾設計營造出輕快感。
包括充滿魅力外型的油箱在內,運用鋁合金製的水箱保護罩、空氣濾清器集氣箱蓋等皆表現出金屬質感,共同營造出典雅風格。
市售版CB1000R稍微增加了坐墊厚度,排氣管也大型化,不過整體風格依舊和東京摩托車展上的概念車款風格相同;採用焊接點不明顯的油箱也跟概念車款一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次發表的CB1000R的車身塗裝已經確定會有黑色、紅色及鋼彈灰等三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燈光類全都選用LED燈具。
薄型的圓形單眼頭燈和東京摩托車展上的概念車款相同,以馬蹄鐵為設計概念的U字外型更是新款CB1000R的特色。
近光燈設置在頭燈上半部,而開啟遠光燈時則會同時點亮頭燈的上下燈具;尾燈同樣也採用U字型的線型發光LED燈具,煞車時則由中央的6顆LED燈泡提供警示效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全液晶儀表板採用金屬風格塗裝,並選用和頭燈相同的風格設計。左側圓形部分是轉速表,轉速表中央則是檔位顯示器,右側的四角部分則顯示時速、時間、里程等車體資訊。
中轉速域的加速性能凌駕CBR1000RR
新款CB1000R的性能裝備也大幅進化。首先,引擎和現行款相同,皆運用CBR1000RR(SC57)的並列4汽缸引擎,並配備全新的電子控制油門,再搭配上可4段調整的動力模式、HSTC(扭力控制系統),以及輔助滑動式離合器(Assist & Slipper Clutch)等。
也因此,最高輸出馬力增加了20ps達到145.4ps的新紀錄,最大扭力也提升了0.6kg-m。除此之外,齒輪比也縮短了4%等,成功地提升中轉速域(6000〜8000rpm)的扭力特性。
根據HONDA的官方介紹,新款CB1000R在3檔時達到130km/h的加速性能也凌駕於CBR1000RR。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引擎的缸徑×行程不變,依舊是75×56.5mm,不過壓縮比提升了0.4達到11.6:1。
採用和CBR1000RR SP相同的鍛造活塞,並且增加進、排氣汽門的作動行程,同時配備加大φ8mm、直徑來到φ44mm的節氣門本體,大幅地提升動力輸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騎乘模式除了「雨天、基本、運動」三種模式外,還增加了能夠配合騎士任意設定的自訂模式,動力性能、引擎煞車、循跡操控系統等也都可以跟著連動設定。
成功瘦身10kg的車身,展現更俐落的敏捷性能
新款CB1000R的車身重量成功地比現行款減少了10kg,達到212kg。隨著最高輸出馬力的提升,馬力重量比也成功地達到20%的巨幅升級。
車架從原有的鋁合金材質改為不鏽鋼製,使新款CB1000R比現行款減少了2.5kg,同時搭配全新採用的SHOWA製SFF-BP倒立式前叉與BRFC(Balance Free後避震器),進一步提升操控性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些改變同時也使新款CB1000R的騎乘姿勢變得更自然,加上選用錐形把手,使上半身的騎乘姿勢變得更輕鬆;坐墊高度雖然微幅增加5mm達到830mm,但是透過修身的油箱和坐墊的搭配,使雙腳著地性依舊維持一定的安心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全新設計的不鏽鋼製車架結合了鋁合金副車架,加上比現行款輕了4.5kg的排氣管等,新款CB1000R成功地達到車重瘦身。
在細節規格方面,25度的前傾角雖然不變,不過曳引力距量從98.7增加至100mm,單搖臂也縮短了14.7mm來到574.2mm,軸距則稍微增加10mm達到1455mm。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前叉選用SHOWA 製的SFF-BP USD倒立式前叉,搭配全新的對向4活塞輻射卡鉗與ABS。
將後輪寬度由180mm增加到190mm,不僅為了因應高動力輸出,單搖臂與分離式牌照支架也更進一步增添車尾的獨特魅力。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新款CB1000R預計將推出完整配備外觀套件的「CB1000R+」特仕版。
「CB1000R+」特仕版的套件內容包含電子快排在內的加熱握把、儀表板風鏡、坐墊整流罩、前土除、後檔泥板、水箱保護罩、坐墊包等,可以說是相當令人開心的好消息。
2018年式/2015年式 CB1000R主要規格配備比較
2018年式CB1000R | 2015年式CB1000R | ||
全長x全寬x全高(mm) | 2120x789x1095(mm) | 2105x805x1095(mm) | |
軸距(mm) | 1455(mm) | 1445(mm) | |
坐墊高度(mm) | 830(mm) | 825(mm) | |
前傾角(度)/曳引力距量 | 25°´/100 | 25°´/98.7 | |
車重(kg) | 212(kg) | 222(kg) | |
引擎形式 | 水冷式4行程DOHC 4汽門並列4汽缸 | ||
排氣量(cc) | 998(cc) | ||
缸徑x行程(mm) | 75×56.5(mm) | ||
壓縮比 | 11.6:1 | 11.2:1 | |
最高馬力(ps/rpm) | 145.5(ps)/10500(rpm) | 125(ps)/10000(rpm) | |
最大扭力(kg-m/rpm) | 10.6(kg-m)/8250(rpm) | 10.0(kg-m)/7750(rpm) | |
油箱容量(L) | 16.2(L) | 17(L) | |
變速箱 | 6段往復式 | ||
避震器品牌 | 前 | SHOWA | HMAS |
後 | SHOWA | HMAS | |
輪胎尺寸 | 前 | 120/70ZR17 | 120/70ZR17 |
後 | 190/55ZR17 | 180/55R17 |
相關車型頁面
相關新聞頁面
Scrambler還是Cafe Racer?HONDA「CB1000R」大改款呼之欲出
HONDA 品牌頁面
HONDA RIDING GEAR (HONDA 原廠騎士服裝)
資料授權「 WEB-young machine」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1111購物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