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29l3yowolyeujgf58u.jpg.thumb]()
歷經三年的淬鍊與努力下,Yamaha 台灣山葉於 2/11(二) 發表了 2020 式樣的 Limi,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採用 124c.c. 的 Blue Core 引擎,以及重塑簡約俐落的車身線條,而整體的設計方向仍以外觀有型、騎乘門檻較低,符合時下年輕人追求自我,展現與眾不同的個性為主軸,增強了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 125c.c. 速克達產品線。
而讀者們最好奇的一定是 2020 式樣 Limi 的性能表現,因此今日 2/12 (三)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舉辦媒體試乘會,究竟 Limi 除了潮之外,在排氣量提升後是否能提供更為強悍的加速表現?整體的騎乘感受與配備,或是瞄準的客群目標為何?趕緊透過本篇的試乘報導了解吧!
騎乘心得
影響引擎動力輸出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車重、馬力、變速箱...等,2020 式樣的 Limi 125,排氣量由舊款的 113c.c. 提升至 124c.c.,同時也將車重調降至 97kg,以今日試乘的揚升高爾夫俱樂部周邊道路,多半為爬坡路段,雖然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並未標示出 Limi 125 的實際馬力,不過確實能感受到較上一代 Limi 更為強勁的爬坡效率,然而這次 Limi 125 所搭載的引擎在 Blue Core 技術加持下,偏向較為緩和的加速表現,沒有市售高階 125c.c. 速克達那般快速。
![163320us0zjlytultxt22s.jpg.thumb]()
除了先前所提到的 Blue Core 技術加持外,Limi 125 捨棄了傳統的啟動馬達,改以智能啟動系統輔助,當騎士按壓電門開關啟動車輛時,幾乎感受不到傳統啟動馬達所帶來的噪音與車身震動,是一項全新的體驗,而 Limi 125 當初設定的目標客群為身高 160cm 左右的女性騎士,因此在車體配置上較為緊湊,若是以我 170cm 的身高來說,騎乘時幾乎佔據了後座 1/3 的空間,當低速迴轉將車把手打到底時,握把會與膝蓋接觸,不過整體的騎乘姿勢相當舒適,腳踏板上的菱格紋也能替雙腳提供不錯的止滑性。
![163414m911lixh5sxrhjy9.jpg.thumb]()
雖然前後煞車配備與上一代 Limi 115 相同,採用前單向單活塞卡鉗與 180mm 圓形固定碟,後制動系統採用鼓式機械煞車,但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加入的 UBS 連動煞車系統,只要按下後煞車拉桿便可達到一手煞兩輪的功用,由動到靜的方式變得更為迅速也更讓人安心,而前碟後鼓的連動煞車,以往最大的詬病為後鼓煞開始磨損後,會讓前後煞車的力道失衡,不過 Limi 125 所配置的 UBS 連動煞車可達到前後煞車配比,不過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並未公布詳細的煞車配比。
![203040hupdxullgxp9wwgs.jpg.thumb]()
Yamaha 一直以來所強調的「人機官能」,為的就是帶給騎士更好的騎乘體驗,因此在幾個細節之處做出改變,像是儀錶板的位置向上抬升,讓騎士觀看儀表板時更為方便,座高僅比上一代多出了 5mm,依然保持親民的騎乘調性。
客群方向與開發理念
根據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的調查下,發現近代的年輕人喜歡追求自我風格,具有個性與自信,因此進化的重點以 Cool 為主軸,希望能在人群中充滿獨特的存在感。
![192441i1u4f3u1vv3frf44.jpg.thumb]()
Limi 125 繼承了 Limi 115 精緻、自在駕馭的風格,創造別台車沒有的帥氣風格,並且打造女性也能輕鬆操作的車體大小,同時將動力向上提升,帶來更為優質的騎乘樂趣。
![192442b2s3kz6uckl3yb0y.jpg.thumb]()
車輛性能配備
Limi 125 在前制動系統採用單向單活塞煞車卡鉗,搭配 180mm 圓形固定碟,並配有 UBS 連動煞車系統,輪框部分則是與自家 125 級距的 RS Neo 相同,採用三幅雙肋的鋁合金輪圈,配胎尺寸為 90/90-10。
![163524h9974pxg3fep3a5e.jpg.thumb]()
後煞車系統機械式鼓煞,同樣配有 UBS 連動煞車系統,只要騎士按壓後煞車拉桿,鋼索便會與前輪煞車連動,達到一手煞停兩輪的作用,配胎尺寸與前輪同樣採用 90/90-10。
![163527lmtwix58mmpmi8qe.jpg.thumb]()
Limi 125 在前懸吊系統採用 26mm 正立式,並加入了壓側阻尼減衰機構,後懸吊部分則是採用單槍避震,皆為不可調形式。
外型設計
Limi 125 在外型設計上看似與 Limi 115 非常相似,但實際觀察後會發現有許多不同之處,像是 LED 大燈造型變得更為銳利,而原先有菱有角的輪廓也變得更為流線,整體造型依然不失質感與帥勁。
![193814g9rh6j9x34crxtau.jpg.thumb]()
Limi 115 的車側造型是以兩條平行的線條緩緩向上抬升,而 Limi 125 則是將上半部的線條彎折,並且在前半部加入了三條壓線作為裝飾。
![194224okyevp4er7lc97qy.jpg.thumb]()
2017 Limi 115
Limi 125 在車尾線條看似沒有太大調整,不過受到車側輪廓、後座乘客扶手以及 LED 尾燈改變下,在視覺上有著更為集中俐落的造型。
車輛細節介紹
Limi 125 採用了 LED 大燈,在外型上與上一代有相當大的差異,雖然昨日的發表會一度猜測是使用 Cygnus-X 的 LED 大燈,不過經由官方證實下,是替 Limi 125 專門開發的燈具,兩者僅有外型上相似,光形投射面積與亮度皆不同,而遠近燈布局則是與 Cygnus-X 相同,當發動車輛後會點亮左右兩側的近燈,遠燈則是以補光形式在燈具中央亮起。
![165249sr5ejforewn2jcjs.jpg.thumb]()
在大燈內部也採用了菱格紋的設計風格,近距離便可觀察到質感更上一層樓,方向燈則是採用傳統鹵素燈泡。
![165512dtdu6bu0kbc1fss1.jpg.thumb]()
尾燈部分與大燈同樣採用 LED 形式,並且將整體的面積緊縮,使造型看起來更為俐落,後方向燈則是採用鹵素燈泡。
![170155zqihzhffqzz8sitk.jpg.thumb]()
Limi 125 配置全 LCD 液晶螢幕,能顯示基本的時間、電瓶電壓、剩餘油量、車速、里程、機油更換提示,以及節能騎乘燈號提示,除了外型與上一代的 Limi 115 不同,儀錶板所擺放的位置向上提升不少,提供給騎士更為直覺的資訊判讀,Limi 125 另外在儀表前方安裝了一塊具有菱格紋式樣的造型風鏡,與 Yamaha 旗下的電動車 EC-05 有異曲同工之妙。
![170440vwyqwhphz0gahzxd.jpg.thumb]()
左把手總成由上至下依序為遠燈、方向燈與喇叭按鍵,握把處也配有平衡端子降低震動感,右把手總成僅有一顆電門啟動按鍵。
![185922f7754z454r7743g0.jpg.thumb]()
若仔細觀看煞車拉桿,會發現一個較為特別的彈簧與線組機構,按壓煞車拉桿時 UBS 連動煞車會將前後煞車比例進行分配。
![190217ksbdzqg0cc5otzvq.jpg.thumb]()
即使是車體緊湊的 Limi 125,仍保有基礎的收納能力,可在前置物箱放進一罐 590c.c. 的寶特瓶,同時也有防跳脫置物掛勾。
![184258imopypoxjj7pcprs.jpg.thumb]()
鎖頭部分採用多合一防盜磁石鎖,不過在上一代的 Limi 115 系列,豪華版配置了遙控尋車系統,只要長按鑰匙上的尋車按鍵,即使是在昏暗的環境下,會以閃爍前後方向燈與嗶聲來提醒車主,然而這一代的 Limi 125 並沒有獨特的版本,也沒有這項特殊的尋車功能,經詢問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的官方人員,所獲得的答案是「正在著手開發更為實用的尋車功能,預計在未來的車款上呈現。」
![184430ljc5t5pfpswowtfj.jpg.thumb]()
另一項車體細節變更為充電孔形式,前一代的 Limi 115 配置 12V 車充,不過 2020 式樣的 Limi 125 卻改以 5V/2.0A 的 USB 充電孔,在使用上更為貼近一般大眾的使用習慣,畢竟不用再額外多買一個轉接頭,但是整體的充電能力與市場主流相比下,顯得有些陽春。
![185311emqqqgoktkakfkat.jpg.thumb]()
腳踏板上的菱格紋不僅替視覺點綴,同時也能提供騎士不錯的雙腳止滑性。
![193518a6tmt2772irrslhm.jpg.thumb]()
椅墊部分採用一體式設計,左右兩側具有一定水準的寬度,乘坐感也相當舒適。
![185856bbknbupjukr8u61u.jpg.thumb]()
根據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所提供的資料顯示,Limi 125 能在車廂內放進一頂 3/4 安全帽,雖然現場試乘並無 3/4 安全帽做為參考,而是以我個人平常試乘所配戴的 Carberg EGO 測試車廂置物能力,在車廂底部做出凹槽的設計下試著將安全帽倒放,無法順利將椅墊蓋上,不過根據椅墊開口的程度判斷,小帽體的全罩式安全帽應有機會放入,然而市面的安全帽款式與大小皆不相同,建議各位在賞車時實際擺放安全帽測試。
![191353h3j2hwz4n27ntmhv.jpg.thumb]()
Limi 125 的後座乘客扶手與 Limi 115 有明顯差異,外型改以較粗的設計下,整體塗裝也變更為消光色。
騎士四視圖
照片中騎士身高體重為 170cm / 60kg,Limi 125 的 755mm 低座高可讓雙腳平採地面,絲毫不感任何壓力,不過將把手推到底時會與膝蓋接觸,這是因為原廠所設定的騎士身高為 160cm,若身材較為高大的騎士需特別注意。
總結
Yamaha Limi 125 不僅繼承了 Limi 115 帥氣的風格,雖然看似著墨於外型的改變,不過實際上卻精進了許多配備,像是 124c.c. 的 Blue Core 引擎,在最大馬力提升的同時更可獲得 57.2 Km/L 優異油耗,並且將車重減輕了五公斤,更在前叉加入了減衰機構,增強動態行車表現,同時導入了 經過配比的 UBS 連動煞車,替騎士帶來不錯的煞車性能,而 Limi 125 在售價部分並未超出 Limi 115 太多,可說是一項超值的選擇,喜歡表達自我的騎士千萬不能錯過。
Q&A
Q. 為何 Limi 125 深灰車色的建議售價較其他車色多出 500 元?其中有什麼差異?
A. 這是因為深灰車色的椅墊裁縫與其他車色不同,在大燈內部也有燻黑處理,因此造成售價上的不同。
Q. Limi 115 目前仍可在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網站上看見,代表 Limi 115 與 Limi 125 車款會同步販售嗎?
A. 短期內仍會販賣 Limi 115,不過已經終止生產,待 Limi 115 售完後僅會販賣 Limi 125。
Q. Limi 115 為了營造視覺的開闊感將儀表板安裝在較低的位置,為什麼 Limi 125 卻反倒將儀表板位置上移呢?
A. 這是為了因應市場端的需求,能讓騎士更輕易的判讀儀表資訊。
原文出處:動力提升與質感精進 YAMAHA Limi 125 試乘會
資料授權「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