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近年來新古典車款極為興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傳統Bonneville風格以及彷彿XS-1重現的英日兩大霸主,因此本篇將為大家比較這兩款車,探究一下兩者的不同之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次參與測試的車手分別是丸山浩(右)以及沼尾宏明(左),丸山浩是國際賽車手以及WITH ME Professional Racing的代表,目前為HONDA CB900F的車主,對舊車款的喜愛人盡皆知,新古典車款自然也包含在內。
沼尾宏明則是代表一般騎士的觀點,喜歡別具風味的歐洲車款,對於首度試乘搭載水冷式引擎的Triumph車款看起來也是相當滿意!
Clik here to view.
▲Street Twin作為氣冷式引擎Bonneville車系的後繼車款,在2016年首度上市,採用全新製作的水冷式引擎,車重更是比之前的版本減少14 kg的成功達成輕量化,在價格上也比同為Bonneville車系的T100及T120更來得平易近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改為水冷式引擎後仍保留傳統的並列雙缸配置,排氣量900cc的OHC 4汽門引擎能夠發揮55ps的最大馬力,特色是270度曲軸所帶來的溫順鼓動感及在轉速3230rpm時就能產生最大扭力,同時還配備了電子控制油門、循跡控制系統及滑動式離合器等裝置。
首先從外表說起,這台車成功保留了早期摩托車的外型,仔細看就會發現引擎上裝著鰭片、散熱水箱也做得非常細長,由此看出Triumph下了極大工夫讓引擎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水冷式結構,電子控燃油噴射裝置的外蓋等細節部分的質感也相當高,整體品質非常出色。
騎乘表現也和它的外型判若兩人,雖然排氣量是900cc,但馬力輸出特色非常溫和,一點都沒有急促的感覺,伴隨著扭力上升響起的排氣音聽起來也讓人神清氣爽,且速度越快感覺越明顯。
另一方面,XSR700則是和它完全呈現對比。在外觀上,雖然油箱塗裝留下一點XS-1的影子,但其他地方就缺乏懷舊感的嘗試了全新設計,雖然它的整體質感不如Street Twin出色,但也是相當不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XSR700是標榜「Sport Heritage」的XSR系列推出的第二波車款,以初代MT-07為基礎,採用復古摩登的專屬外裝套件,鋁合金油箱上的線條則是以YAMAHA第一輛四行程車款聞名的XS-1為設計主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排氣量688cc的DOHC 4汽門並列雙缸引擎能夠產生73ps的最大馬力,擁有和Triumph相同的270度曲軸,以線性反應與容易操控的輸出馬力自豪,甚至還採用了輕量精簡的設計,讓它有著能與400cc級距車款相提並論的輕盈程度。
XSR700的騎乘性能也相當現代化,以MT-07為基礎的高效率引擎,不管是哪個轉速範圍都能順暢地拉高扭力,在加速時也不會出現Street Twin那種劇烈搖晃的震動。
雖然這也造成它比較缺乏復古風味,但在等紅綠燈時的起步及時速30~60km/h時卻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一波一波輕柔地鼓動感及恰到好處的加速完全能夠讓人沈醉其中,騎乘姿勢更是成功營造出古典車款氛圍。
至於不同騎乘場合的比較上,街道騎乘則是Street Twin特別出色的非常容易操縱,完全讓人感覺不出它其實是輛大型摩托車款,修長又精簡的車身以及能夠兩腳穩穩踩到地面的雙腳著地性,都讓人騎起來非常輕鬆,離合器拉桿的操控感也比XSR700還要來得輕盈。
另一方面,XSR700因為車重輕了30kg以上,所以操作起來非常輕鬆,但它的雙腳著地性卻不怎麼樣,雖然身高168cm的筆者兩腳腳尖都能夠踩到地面,但是如果沒有170cm以上的話,就很難感覺出它在操控上的容易程度。儘管如此,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這兩台車在街道騎乘的樂趣都是別具一格。
接下來則是在高速騎乘方面,雖然Street Twin具備獨特復古風味,但XSR700騎起來卻比較不容易讓人覺得疲累,由於前者採用了18吋前輪,所以在穩定性上非常出色的給人穩重感,在高速時的排氣音及引擎震動都非常明顯,所以還是慢慢騎乘會比較適合Street Twin。
XSR700則是採用17吋前輪、增高把手及柔軟的懸吊設定,因此感覺上它的穩定性比較不好,但是因為它的坐墊比Street Twin還要厚實、坐上去膝蓋也比較不用彎曲,所以長時間騎乘也不會感到疲憊。
雖然兩台車在騎經有高地差的路段時都會讓人感受到衝擊力道,但是XSR700因為坐墊比較厚又軟,所以衝擊程度稍微緩和一些;雖然比較不具新古典風味,但在轉速達到8000rpm後,就能享受到Street Twin沒有的騎乘樂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treet Twin的優點是兩隻腳能輕鬆踩在地面上,把手平坦、寬度則是比肩寬還要多半個拳頭,因此騎乘姿勢便自然形成上半身直立的姿勢,至於膝蓋無法貼在油箱上這一點則是典型復古車款的特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XSR700的兩隻腳腳尖可以碰到地面,但腳卻也會跟著碰到腳踏。由於座高較高,所以膝蓋比較不需要彎曲,因此長距離騎乘應該也會相對輕鬆,把手寬度相當寬、上半身的姿勢稍微向前傾。(騎士身高168cm、體重61kg)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雖然都以「新古典車款」來分類,但Street Twin是追求復古、XSR700則是只有一部分採用復古設計,這兩種風格截然不同。
想要你是想騎著配備現代化裝備但帶著昔日造型的車款的話,那就比較推薦Street Twin,在這裡也不得不對全力追求昔日車款美好的Triumph致上最大敬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另一方面,全新進化的XSR700則是比較適合不拘泥於傳統的騎士。雖然兩台車的風格完全不同,但如果只是一日遊的話,則都能讓人享受到騎乘樂趣,所以最後的建議就是只要依照個人喜好選擇就可以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和採用360度曲軸排氣量865cc的氣冷式引擎Bonneville車款相比,Street Twin減少了在高速騎乘時溫和的震動及延伸感。不過,在機動性及運動性能方面絕對是它比較輕快、優點也比較多,非常適合推薦給初學的新手騎士。
XSR700則是擁有柔軟的坐墊、騎乘姿勢也完全是舊車風格,但騎起來的感覺卻和基礎車款MT-07完全不同的讓筆者嚇了一大跳,引擎在中低轉速時的鼓動感也意外地和外型相當符合,讓騎士騎起來非常享受。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雙人騎乘】Street Twin的後座腳踏比較低但是坐墊比較硬,XSR700雖然後面坐墊比較狹窄但卻比較柔軟。騎乘時,Street Twin的握把比較不會亂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機動性】XSR700雖然感覺比較龐大,但是因為車重只有186kg的非常輕盈,所以移動起來相對沒有壓力,Street Twin則是因為把手位置離身體比較近、車身重心也比較低,所以移動起來也是出乎意料地輕鬆。雖然在上坡路段時一旦失去平衡就會覺得車子有些笨重,不過以大型摩托車來說都還在平均範圍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前輪】Street Twin採用KYB製φ41mm正立式前叉及φ310mm單碟盤煞車加上雙活塞卡鉗,後輪的KYB製雙槍避震器則是可以調整預載。
XSR700同樣採用φ41mm正立式前叉加上中置單槍後避震,前輪煞車則是配備了φ282mm的雙碟盤煞車及對向四活塞卡鉗,以制動性能來說相當優異。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握把附近】Street Twin採用造型簡單的指針式單眼儀表板,小小的液晶螢幕則是可以顯示檔位及油量,左手邊的開關可以變更總里程及時間等顯示資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XSR700雖然也是單眼儀表板,但是全液晶顯示搭配指示燈號的設計與Street Twin差異甚大,儀表板還可以顯示檔位及時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坐墊】Street Twin的坐墊設計非常出色,因為有點薄所以坐起來稍微硬了一些,而坐墊又厚又軟的XSR700坐起來則是非常舒服,還使用麂皮等三種皮革組合而成,看起來別具高級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細節】Street Twin的循跡控制系統及ABS都可以關掉,坐墊下方則是設置了USB充電座及安全帽鎖。
XSR700同時帶著現代與古典風格的儀表板,在設計上簡潔俐落,鋁合金油箱上拋光處理的材質只以線條呈現,在設計上非常講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YAMAHA旗下標榜SPORTS HERITAGE的XSR車系,是一款作為超越超級運動與街車等原有車...繼續閱讀
【編輯長專欄】試乘報告 Triumph「SPEED TWIN」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peed Twin整體車身線條非常勻稱有力,和傳統的T120相比看起來更加精巧,搭載的1200cc水...繼續閱讀
【試乘報告】「XSR700/SCRAMBLER MACH 2.0」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現在正流行的新古典車款中,最受歡迎的類型就是「輕量且容易操控的車款」,因此筆者特地為...繼續閱讀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兩車都具有獨特風味,但感覺最像舊車的則是…
參考昔日名車的造型,重新在現代重生的「新古典車款」在歐洲為主的地區獲得極大歡迎,像Triumph的Bonneville車系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新古典車款。 Bonneville車系在1959年問世當時就一舉成為世界最快速車款,並帶起了Rockers及Cafe Racer的風潮,而在21世紀重新使用這個車名打造的復刻版,就成為了現在新古典風潮的起源。 Triumph在2016年將氣冷式並列雙缸引擎改為水冷式,並把865cc排氣量改為1197cc與899cc的推出兩個全新版本,這次要介紹的Street Twin則是延續了Bonneville設計的入門級車款。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直接和摩托車進行對話的Triumph,重現昔日的騎乘樂趣
在山路騎乘方面,兩台車的風格更加顯眼,一邊享受著鼓動感及排氣音一邊穿越崎嶇山路,Street Twin騎起來實際上是非常地令人痛快,在前輪使用18吋斜交層輪胎、後輪則是17吋輻射層輪胎,以後輪為主坐在比較後面的騎乘位置完全就是1960~1970年代的風格。 雖然它並不擅長比較激進的騎乘方式,但伴隨著前輪的抓地力後輪也會自然跟著轉彎,前後懸吊則是恰到好處的堅硬、煞車性能也是綽綽有餘。 低轉速時冒出的扭力明確分出稀少及厚實的範圍,在拉高轉速時也幾乎不會出現馬力突然爆發的感覺。但是,如果頻繁地打檔就能一邊和引擎對話、一邊探索著扭力範圍的分佈,也因為Street Twin並沒有配備轉速表,所以騎士必須靠身體去記住感覺,從這點來看的話,引擎及操控性能都完全是昔日舊車的風格。 XSR700則是具備了點越野車的操控感,雖然是以MT-07為基礎,但底盤裝置則和現行款的MT-07完全不同的採用柔軟的懸吊設定,再加上坐下去時的位置極高及增高把手的關係,所以前後的接地感非常稀薄。 在高轉速範圍時馬力充沛,而且傾斜車身也非常敏銳、煞車性能也非常出色的又帶著運動感,但在山路騎乘時避震器會一直作動的感覺搖搖晃晃的,所以這台車並不太擅長於激烈移動,它比較適合外傾、順暢滑過般的騎乘方式,因此在山路騎乘時的表現與其說像XS-1,倒不如說是比較像是越野車XT500。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主要規格
Triumph STREET TWIN | YAMAHA XSR700 | ||
全長×全寬×全高(mm) | 2090×785×1115mm | 2075×820×1130mm | |
軸距(mm) | 1415mm | 1405mm | |
坐墊高度(mm) | 750mm | 835mm | |
車體重量(kg) | 216kg | 186kg | |
引擎型式・種類 | 水冷式四行程OHC 4汽門並列雙缸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門並列雙缸 | |
總排氣量(cc) | 900cc | 688cc | |
缸徑×行程(mm) | 84.6×80mm | 80×68.5mm | |
壓縮比 | 10.55 | 11.5 | |
最高輸出馬力(ps/rpm) | 55ps/5900rpm | 73ps/9000rpm | |
最大扭力(kgf・m/rpm) | 8.1kgf・m/3230rpm | 6.9 kgf・m/6500rpm | |
油箱容量(L) | 12L | 13L | |
變速形式 | 常時齒合式5段往復 | 常時齒合式6段往復 | |
輪胎尺寸 | 前 | 100/90-18 | 120/70ZR17 |
後 | 150/70R17 | 180/55ZR17 | |
煞車裝置 | 前 | 直徑310mm固定碟盤/雙活塞卡鉗 | 直徑282mm雙浮動碟盤/對向四活塞卡鉗 |
後 | 直徑255mm固定碟盤/雙活塞卡鉗 | 直徑245mm固定碟盤/雙活塞卡鉗 | |
避震裝置 | 前 |
直徑41mm正立式前叉 |
|
後 | 雙槍後避震 | 中置單槍後避震 |
相關車型頁面
【YAMAHA】XSR700相關新聞頁面
YAMAHA 2019年式「XSR700/900」沉穩時尚新色登場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