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大雨綿延不絕的天氣中,我們將為大家測試KAWASAKI最新推出採用「電子控制避震器」的兩台車款。
擁有驚人反應速度的最新SHOWA製電子避震器,搭配機械增壓引擎的旅行車款Ninja H2 SX以及超級運動車款的ZX-10R(之後會介紹到),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化學變化呢?就讓我們實際來趟長距離試乘徹底為大家檢查一下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測試車手丸山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摩托車專家,曾經騎摩托車繞日本一圈,非常喜歡騎車到處兜風,現在是一位YAMAHA FJR1300的車主,所以對搭載電子避震器的車款興趣濃厚。
Clik here to view.
▲2019年式Ninja H2 SX SE+的最大馬力達200㎰以上,是以搭載機械增壓引擎的旅行車款H2 SX SE為基礎,加上電子懸吊、Brembo製卡鉗及智慧型手機連接等功能的頂級旅行車款,在日本的售價為2,775,600日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8年式Ninja H2 SX SE,搭載比標準版Ninja H2 SX高出55mm的擋風鏡、LED轉向頭燈、雙向電子快排及彩色液晶螢幕等的高階版本,本次的試乘車為2018年式,在日本售價為2,397,600日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HOWA和KAWASAKI共同研發的電子控制避震裝置KECS(Kawasaki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現行的電子避震器通常都是透過馬達來控制阻尼,但KECS卻是採用作動更快速的電磁閥,讓反應速度達到驚人的0.001秒,並內建在行程感知器內來實現正確且快速的控制。
Clik here to view.
▲【高速騎乘】路面衝擊的吸收性出色,SE+的騎乘舒適性特別好!因為搭載加高款擋風鏡及大型整流罩,所以兩台車的防風效果都十分出色。以100km/h時速巡航時,對路面彈跳吸收性非常良好的SE+的騎乘感更是好到不行。
說起來,H2 SX本來就因為搭載著獨一無二的機械增壓引擎,而成為一台非常吸引人的旅行車款,例如車身比一般自然進氣的並列4汽缸引擎來得更輕、引擎運轉時的平順感更是讓人騎起來神清氣爽,在中低轉速時相當溫和,轉速超過6000rpm後的機械增壓就會開始發揮功效,讓馬力變得更加強大。
Clik here to view.
▲每分每秒都劇烈變化的懸吊裝置完全沒有出現任何電子避震器常見的不協調感,雖然沒能在一般道路上測試反應速度及準確性,但感覺上就是非常自然。
而在切換騎乘模式時也會明顯感受到避震器作動,設定最柔軟的Rain模式作動非常頻繁、騎乘感也相當好,Road模式則是比SE還要柔軟、Sport模式則是和SE一樣硬;以一台性能出色的車款來說,SE應該是以較硬的避震器設定為標準。
另一方面,因為SE+採用了電子避震器,所以即使在一般騎乘時設定較為柔軟,但在煞車及轉彎時的阻尼就會瞬間變硬。實際上,就算是以Road或Rain模式騎乘,避震器在壓縮到底時也能感覺到減輕了點頭現象。
特別是Rain模式時,不只能在潮濕路面上給人安心感,就連平常使用時也表現得非常出色,能夠充分吸收路面彈跳,非常適合悠悠哉哉的在一般道路及高速公路兜風旅行時騎乘。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般道路】就算不是雨天也是柔軟的Rain模式最適合。SE在街道上騎起來的感覺特別硬、SE+則是Rain模式最適合在市區街道上騎乘,適當的點頭在低速時也非常容易發揮出運動性。雖然Rain模式在雨天使用讓人特別安心,但平常使用時的表現也非常優秀。
SE在同樣情況下則給人一種粗糙感,不太會出現什麼動作變化。雖然以SE的避震設定來騎山路等比較激進或是以超高速巡航也不太會有什麼問題,但不管是日常使用還是比較艱辛的騎乘場面都能即時處理的SE+,更是充分發揮出H2 SX本來的潛能;同時具備街車車款的輕快感及旅行車款的安定性,Ninja H2 SX SE+在感覺上就好像是一次擁有兩台車一樣。
透過與智慧型手機的連動功能,能夠隨意改變輸出馬力及懸吊設定,在使用上相當方便。以筆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上非常推薦選擇全馬力及柔軟的避震器設定。
SE+專屬的Brembo製煞車卡鉗「Stylema」也是一項非常出色的配備。雖然受到來令片的極大影響,但SE就是給人一種透過二次曲線來增加制動力的印象,而SE+的煞車拉桿非常靈敏、最一開始的觸感也相當柔軟,但在按下去後制動力會一次釋出的直接煞到底,而SE在煞車煞到底時會有一點卡卡的,所以控制起來比較麻煩一點,比較起來還是SE+在使用上會比較方便。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濕地騎乘】SE+不管是騎得激進還是悠哉一點都沒問題的自由度極高,在山路騎乘時,兩台車都展現出凌駕在車重之上的輕快迴旋性,讓人能充分享受到運動騎乘的樂趣。
如果想要騎得更激進一點的話,SE維持標準設定就沒問題,但SE+就推薦選擇Sport模式。不過,如果是以Road及Rain模式悠哉騎乘的話,在車速提高那瞬間的懸吊阻尼也會即時反應,所以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藉由增加性能優異的電子懸吊裝置,SE+更是大幅提高了作為全能型車款的實力變得更加豪華、附加價值更高,更和風格略為重疊的ZX-14R做出一些區別。H2 SX雖然有3種版本,但是就筆者來說只會選擇SE+,雖然它比SE還要貴出38萬日圓,但完全值回票價。
只不過,既然已經這麼豪華的話,就讓人有點想要有可以調整擋風鏡高度的功能。此外,雖然避震器的預載只要一個按鈕就能調整、也能夠調整車高(之後會詳細介紹),但筆者其實有點希望避震業者能夠研發出自動調整車高的電子裝置,如果可以改變坐墊高度的話就能減輕膝蓋的彎曲程度,這樣就能讓長途騎乘變得更加輕鬆,筆者會有這麼多奢侈想法也代表著SE+的完成度真的非常優秀。
作為一位FJR1300的車主,筆者在試乘中好幾次都非常羨慕這台車的性能,嗯⋯下次購買摩托車時,絕對要把SE+列為第一候補。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透過電動預載可調保持輕快的騎乘感。SE+連後輪的預載調整都是電動的,雖然單人設定時握把感覺有點重,但是如果選擇雙人模式(單人+行李)的話,就會減少下沉並保持輕快的操控性能。
H2 SX的後座坐墊有點高,因此後座乘客和騎士比較不會有一體感,但後座握把設置在兩側的非常好抓握。
Clik here to view.
▲騎乘姿勢稍微向前傾,是可以兼顧運動騎乘及放鬆的騎乘姿勢。兩台車的坐墊高度雖然都有820mm,但是SE+的預載在「單人騎乘」模式時,後腳跟會比SE還要高1cm左右,但是只要把兩隻腳直直放下,腳尖就能穩穩地踩在地上,以這個車體大小的旅行車款來說,雙腳著地性算是非常出色。(照片中的騎士身高168cm、體重61kg)
Clik here to view.
▲騎SE上街的話,如果不確實將荷重施壓在摩托車上就會轉不太過去,在這方面需要稍微注意一點。另一方面,在騎乘SE+時,就算是像我這樣的一般人,只要改變騎乘模式就能確實體驗到避震器作動的感覺。
以操作方便性及簡單程度來說,絕對是SE+的表現比較好。雖然測試當天下了一整天的雨,但是SE+的Rain模式完全可以讓人在騎乘時不用擔心。
Clik here to view.
▲Ninja H2 SX SE+是一款以SE為基礎打造而成的最頂級車款,包括平衡型的機械增壓引擎、鋼管編織車架、轉向頭燈等基本結構都是一模一樣的,由於換裝了電子避震器,所以車重也增加了2kg。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外觀上的差異只有避震器、煞車卡鉗及塗裝顏色不同而已。
Clik here to view.
▲只要在智慧型手機下載專屬APP程式,操作車輛的功能模式就會在儀表板上顯示登入密碼,之後只要在智慧型手機上輸入密碼就可以連接成功,在騎乘時只要打開APP程式就能一直和智慧型手機保持連接狀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雖然兩台車的儀表板本身及有兩種基本畫面可選這部分是一樣的,但液晶螢幕的顯示內容則有些不同。SE會顯示三種馬力模式及三階段的循跡控制還能關掉,SE+的騎乘模式(Sport、Road、Rain、Rider)則會放大顯示,也會出現郵件及來電等通知,儀表板中間偏左的藍牙圖案也只有SE+才會出現。
Clik here to view.
▲SE+在把手左手邊的「預載」開關,提供三階段的後輪預載設定,在選擇單人騎乘時的後腳跟會比SE還要高出1cm,更改模式後大約會分別上升1㎝,而每個設定都還有五個階段讓騎士可以進行微調。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右手邊的決定模式開關兩台車都是一樣的,SE+在左握把開關的左側設置了模式選擇及更改預載的按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長按右握把的模式鍵的話,就會進入可以自由選擇馬力及避震器設定的設定畫面。電子避震器在伸/壓側都有五個階段可以調整。
Clik here to view.
▲H2 SX全車系的壓縮比都比H2還要來得高,並且搭載了兼顧易操控性及強烈加速感的998cc並列4汽缸引擎,不過增壓引擎的飾徽卻不太一樣,相較來說SE+的比較有設計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E+搭載的電子懸吊為SHOWA製、SE則是使用手動全可調,倒立式前叉直徑皆為43mm。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E+的後避震採用以優秀循跡控制自豪的SHOWA製BFRC lit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E使用KYB製全可調單槍後避震。
Clik here to view.
▲SE及SE+都採用能夠自行修復細小傷痕維持美麗外觀的特殊塗料,塗裝在油箱及下半部的油箱罩上,雖然這次沒辦法實際測試塗料的效果,但感覺上是個非常適合高階車款的塗料。
Clik here to view.
▲Ninja H2 SX SE+在日本的售價為2,775,600日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Ninja H2 SX SE在日本的售價為2,397,600日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Ninja H2 SX在日本的售價為1,998,000日圓。
※表格內皆為歐規數據。
Clik here to view.
KAWASAKI在引以為傲的運動旅行車款Ninja H2SX SE上,加入了電子控制懸吊及連接智慧型手...繼續閱讀
縮小吧猛獸! KAWASAKI「Ninja h2」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奇怪,這台H2怎麼看起來比較小台…是錯覺嗎?No!這傢伙可是以排氣量只有八分之一的「Z1...繼續閱讀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兄弟車款比較Ninja H2 SX SE+ vs SE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SE+的完美程度讓人不禁想要換台車騎乘
配合路面狀況即時更改阻尼的魔法道具-電子控制避震器,也被稱作半自動懸吊系統,這塊領域一直以來都是Ohlins及Bosch等歐美品牌一枝獨秀。然而在去年(2018),SHOWA成為日本廠牌中第一個研發出電子避震器的廠牌。 KAWASAKI首先在ZX-10R上加入了SHOWA製的電子避震器,推出第一款搭載電子控制避震裝置的「ZX-10R SE」,之後更在搭載機械增壓引擎的Ninja H2 SX車系中新增加了配備電子避震器的最頂級版本「SE+」。 這個電子控制避震裝置「KECS」不只反應速度是以前的電子避震器的2倍以上,就連控制的精準性也都非常出色,因此筆者在滿懷期待下試乘了搭載KECS的車款。 首先是Ninja H2 SX SE+及SE的試乘比較(下一篇將會試乘Ninja ZX-10R SE)。直接先說結論,SE+以旅行車款來說非常優秀,筆者平常就非常喜歡騎著FJR1300到處跑,雖然現在服役的是2014年式,但也已經是第四台了,而SE+的出色表現讓筆者已經開始認真考慮該換台新車了。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更上一層樓的萬能旅行車款
Ninja H2 SX SE+的油門反應非常優秀、機械增壓引擎也不會有延遲感,車身也非常輕盈,操控起來的感覺比FJR1300還有同為KAWASAKI的ZX-14R、HAYABUSA還要更加輕快,以大型旅行車款來說的雙腳著地性也非常出色。 雖然基本特色並未更改,但SE和SE+的騎乘感卻相當不同。相對於避震器設定較硬的SE來說,SE+整體上比較柔軟,且SE+搭載「Sport」、「Road」、「Rain」以及自行設定的「Rider」等四種騎乘模式,三種馬力輸出模式與循跡控制分別與三種避震器設定連動,只要切換騎乘模式就會一起變動。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騎乘姿勢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沼尾宏明]比較容易上手的絕對是Ninja H2 SX SE+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Ninja H2 SX SE+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連動智慧型手機在使用上極為方便!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更改預載雙腳著地性也會跟著變化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在日本廠牌相當罕見的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非常實用
SE+的電子避震器加入了即時可變控制,而就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更改後輪預載量。雖然SE可以手動調整,但SE+卻預設了「單人騎乘」、「單人+行李」、「雙人+行李」等三種模式,在行進間也可以進行調整,這點真的非常加分。 作為KAWASAKI首款透過藍牙連接智慧型手機的車款,這個功能也非常引人注目,雖然在歐美廠牌中已經有不少車款都採用這個設計,但在日本車款中卻極為罕見。 SE+只要透過專屬的免費APP「RIDEOLOGY THE APP」,就能自行設定每個模式及電子避震器。雖然在摩托車的開關及儀表板上都可以進行設定,但在使用觸控螢幕的智慧型手機上操作會變得更加簡單。 此外,除了行車路線外,這個APP程式還會幫忙紀錄最大轉彎傾角、速度、水溫、油耗等資訊,在結束騎乘後也可以調出來觀看,絕對比H2 SX還要能讓騎士享受到騎乘摩托車的樂趣。雖然機械增壓引擎不變,但飾徽卻不一樣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採用能修復微小刮傷的塗料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集結三種版本的車款
Ninja H2 SX的魅力在於售價不到200萬日圓就能體驗到機械增壓引擎的性能,SE則是搭載了許多能夠讓騎士更加舒適的旅行配備,而採用電子懸吊裝置的SE+則是更加豪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主要規格
Ninja H2SX SE+ | Ninja H2SX SE | ||
全長x全寬x全高(mm) | 2135x775x1260mm | 2135x775x1205mm | |
軸距(mm) |
1480mm |
||
坐墊高度(mm) |
835mm |
||
車重(kg) | 262kg | 260kg | |
引擎形式 |
水冷式4行程DOHC 4汽門並列4汽缸 |
||
排氣量(cc) |
998cc |
||
缸徑x行程(mm) |
76×55mm |
||
壓縮比 |
11.2:1 |
||
最高馬力(ps/rpm) |
200ps/11000rpm |
||
最大扭力(kg-m/rpm) |
14.0kg-m/9500rpm |
||
油箱容量(L) |
19L |
||
煞車裝置 | 前 |
直徑320mm雙浮動碟盤 |
|
後 |
直徑250mm單碟盤 |
||
輪胎尺寸 | 前 |
120/70ZR17 |
|
後 |
190/55ZR17 |
相關車型頁面
【KAWASAKI】Ninja H2 【KAWASAKI】Ninja H2R相關新聞頁面
更智慧的最速跑旅 KAWASAKI「Ninja H2SX SE+」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