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以CB1000R為首,陸續推出CB300R、CB250R、CB150R與CB125R的新世代CB車系將追加一款中排氣量級距車款,那就是採用CB650F為基礎震撼登場的全新CB650R!以下就為大家送上包含細節在內的試乘介紹。
Clik here to view.
▲以CB650F的並列4汽缸引擎、車架與底盤裝置為基礎重新設計的2019年式CB650R,是一款以英倫古典風格登場的新生代街車車款。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B650R的前身CB650F,同系列中搭載整流罩的CBR650F在2019年式也將變身為CBR650R。
Clik here to view.
▲CB650R的車架,後避震上座從原本的鍛造工法變成由沖壓成型零件所組成的箱型結構,藉此兼顧輕量化及高剛性化。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B650F的車架雖然輕量但仍保持運動騎乘時所必須的剛性,同時採用橢圓形斷面的鐵製雙翼樑車架,在路面變化時也能呈現極佳且柔軟的反應,能夠簡單傳達路面狀況給騎士知道。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照片中呈現的是身高183cm的騎士在騎乘CB650R時的姿勢及雙腳著地性。雖然整體來說和CB1000R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油箱部分寬度讓人印象深刻的相當修長。順帶一提,以街車車款來說,騎乘姿勢稍微向前傾。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B650R採用和CB1000R相同的薄型LED頭燈搭配導光條,就連方向燈也一樣都是使用LED燈具,同車系的家族感特徵相當顯眼。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和CB650F相比,CB650R的前傾角及曳引力距都沒有改變,只有把握把位置向前移並且降低了一點,腳踏位置也稍微往後方上面移動,讓騎乘姿勢變得更有運動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新世代CB車系的儀表板並非採用鑲嵌式設計,而是在外圍覆蓋上壓克力的讓液晶螢幕變大,除了一般行車資訊外還能顯示檔位及循跡控制等電子系統的設定狀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了符合新世代CB車系典型的短車身,因此將座墊後扶手安裝在車身的連接處,同時車重也減輕了3kg的成功達成輕量化目標。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雖然搭載和CB650F一樣的並列4汽缸引擎,但為了配合CBR650R也更改了規格,但彷彿管風琴般的四出排氣管頭段的美麗造型還是讓CB650R更勝一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B650R將排氣管尾段直徑增寬3㎜的改成Φ38mm的讓廢氣更容易排出,藉此提高輸出馬力及轉速拉升時的敏銳度,同時也將排氣出口的角度向上調整,讓人能夠享受到更動人的排氣音浪。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後避震器及搖臂的連接部位採用全新設計,也就是說這台CB650R採用的柔韌車架如果不搭配這樣設計的話,就會變得無法動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因為進步神速的應力分析技術,讓HONDA得以一心一意的追求車架柔韌性,藉此調整出車架整體優異的剛性平衡。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繼承鐵製車架並從「F」轉生為「R」
不管是長途旅行、市區代步還是賽道騎乘都能應付自如,以「F Concept」為概念的CB650F將變身為新世代CB系列的CBR650R!當初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心情其實有點複雜,因為筆者非常喜歡這個「F」所採用的鐵製車架。 在以超級運動車款起家的高剛性鋁合金車架變得非常受歡迎的現代,CB650F在製作時故意另行其道的選擇鐵製車架,鐵製車架也具備即使不施加極端壓力也能柔韌地彎曲,在一般道路上的限速範圍內能夠享受到舒適的騎乘感等鐵製車架才有的特色。 在它更改為CB650R之後,這個鐵製車架會變成怎樣呢?筆者對這點一直非常在意。但在聽到CB650R將會維持原本的鐵製車架,只有後避震上座重新設計的消息之後,頓時興奮到不行。 最近HONDA非常投入在車架應力分析這塊領域,在電腦分析技術不斷進步之下,以前無法處理的複雜計算現在都變得輕而易舉,這正是HONDA能夠持續下去的最大原因。而為了讓摩托車的輪胎能夠穩穩地行駛在路面上,在彎道時就必須讓車架能夠「恰到好處」地彎曲,而要如何呈現出這個「恰到好處」的製造技術現在也變得非常進步。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車架輕量化後的剛性也調整到最佳
全新CB650R所搭載的車架,把原本就讓人騎起來很享受的柔韌特性加上最新的分析技術,使得整體性能更進一步,讓人想不在意都難。 具體來說,就是將鐵製的後避震上座藉由沖壓加工將其輕量化及剛性平衡調整到最佳,當然CB650R並沒有像CB1000R一樣連後搖臂軸心的連接方式都改掉,不過它依舊精準計算出車架的柔韌性才製作,這點從後避震上座的改變狀況就可以明確看出這點。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聽到研發團隊所說的「就算只改變了車架的一個鎖點,騎乘感也會完全不同」這段話後,讓筆者開始期待起全新車架會帶來什麼樣的騎乘表現。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細節解說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主要規格
CB650R | ||
全長×全寬×全高 (mm) | 2130×780×1075mm | |
軸距 (mm) | 1450mm | |
坐墊高度 (mm) | 810mm | |
車體重量 (kg) | 202kg | |
乘載限額 (人) | 2 | |
引擎型式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門並列4汽缸 | |
總排氣量 (cc) | 648cc | |
最高輸出馬力 (ps/rpm) | 95ps/12000rpm | |
最大扭力 (kg-m/rpm) | 6.5kg-m/8500rpm | |
油箱容量 (L) | 15L | |
輪胎 | 前 | 120/70ZR17 |
後 | 180/55ZR17 | |
煞車形式 | 前 | 油壓式碟盤 |
後 | 油壓式碟盤 | |
避震形式 | 前 | 倒立式前叉 |
後 | 中置單槍後避震 |
相關車型頁面
【HONDA】CB650R相關新聞頁面
【試乘報告】有殼?沒有殼?HONDA「CB650R/CBR650R」 【編輯長專欄】從「F」轉變為「R」的CBR650R/CB650R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CBR650R/CB650R」米蘭車展亮相HONDA 品牌頁面
HONDA (本田) HONDA RIDING GEAR (HONDA 原廠騎士服裝) US HONDA (北美HONDA)「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