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摩托車廠牌在過去曾推出無數台傳說中的名車,因此本系列將以日本市售摩托車款站上全世界頂點的1969年開始,一路到今年(2018)的50年間登場的「劃時代摩托車款」為主題,分成幾次帶大家回味這些過往的傳奇名車。
相關新聞頁面 從亞洲揮旗進軍! 君臨世界的日本名駒(1) |
連400cc也以4汽缸引擎為主流的時代
在多汽缸引擎不斷進步發展的趨勢下,促進了大型摩托車款的研發,而中量級距(50-400cc)的高性能摩托車款也步入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就在氣冷式400cc 4汽缸引擎車款成為明星車款的同時,本該就此消失的二行程車款卻迎來救世主YAMAHA RZ250/350的到來,身為競爭對手的HONDA當然不可能就呆站在一旁袖手旁觀,便在2年後推出了搭載四行程V型雙缸引擎的VT250F,這個時代也可以說是處在空前絕後仿賽車款風潮的前夕。美麗孤高的CB400Four
▲1974年推出的CB400Four搭載一顆氣冷式四行程SOHC 2汽門並列引擎,408cc的排氣量可以提供37ps/8500rpm、3.2kg-m/7500rpm的動力規格。 那個時候的日本,摩托車款只簡單分成125cc以上和以下,並沒有中量級距(50-400cc)的分類。因此HONDA以當時銷售不佳、排氣量正好夾在中間的CB350Four為基礎,加入了當時的最新流行、魅力十足的英倫古典風格,推出大受歡迎的名車-CB400Four。 採用位置較低的把手搭配長型油箱,並配備鉚釘雙人坐墊及彷彿管樂器般美麗排氣管頭段的CB400Four在1974年12月問世,以優秀設計改頭換面的CB400Four,不只是在日本國內,就連在全世界各地都獲得了極高評價。 然而在1975年秋天,日本開始實施限定騎乘400cc以下排氣量的中量級距摩托車駕照,因此HONDA也急急忙忙地在原本排氣量408cc的CB400Four之外,新增了排氣量398cc的版本。日本廠牌首款搭載單缸引擎的運動車款-SR400/500
▲SR400誕生於1978年,採用氣冷式四行程SOHC 2汽門399cc單缸引擎為動力來源,最大馬力27ps/7000rpm、最大扭力3.0kg-m/6500rpm。 只要是騎士就一定會知道YAMAHA推出的SR車系,SR車系是源自於1975年推出的知名越野車款XT500,將XT500的氣冷式大型單缸引擎改為適合運動街車車款使用的引擎後,於1978年正式登場。 SR車系採用的車架形式為雙搖籃式車架,並藉由GK Dynamics之手打造出讓人百看不厭的美麗外觀,而YAMAHA也為了配合中量級距摩托車駕照的實施,因此推出將SR500的排氣量縮小為399cc、最大馬力27ps/7000rpm的SR400。 SR400從1978年問世到今年(2018)為止的40年間仍持續販售,是YAMAHA的長銷車款,雖然在本篇文章撰寫的2018年11月時已經結束生產,但是根據消息指出,SR400未來將以配合廢氣排放標準的2019年式車款重新復出,也代表著SR車系並未就此畫下句點,傳說仍在繼續維持。以眾所期盼的並列4汽缸引擎再度復活-Z400FX
▲於1979年登場的Z400FX搭載的引擎形式為氣冷式四行程DOHC 2汽門並列4汽缸,399cc可以提供最大馬力43ps/9500rpm、最大扭力3.5kg-m/7500rpm。 在HONDA推出CB400Four獲得大成功後,搭載並列4汽缸引擎的400cc車款就此消失。但是,由於盼望並列4汽缸引擎能夠再度復活的騎士眾多,因此KAWASAKI率先回應了車迷們的熱切期待。 在1979年春天推出的Z400FX搭載著全新設計的DOHC並列4汽缸引擎,最大馬力更是400cc級距中最高的43ps/9500rpm。雖然車身重量達189kg,但配備了鍛造輪框、前後碟煞及僅有電動啟動的發動方式等,讓Z400FX以搭載當時最新的配備而自豪。YAMAHA於日本國內第一台搭載並列4汽缸引擎的車款-XJ400
▲搭載氣冷式四行程DOHC 2汽門並列4汽缸引擎的XJ400推出於1980年,398cc可以提供45ps/10000rpm、3.5kg-m/8000rpm的動力數據。 在KAWASAKI 推出Z400FX點燃搭載並列4汽缸引擎、排氣量400cc車款的戰火後,第二個加入戰場的是YAMAHA。在Z400FX上市大約1年後,YAMAHA推出了搭載氣冷式DOHC 2汽門並列4汽缸引擎的XJ400,而且為了要減少引擎寬度,所以將發電機組放置在引擎後方,最大馬力也是凌駕於Z400FX之上的高達45ps/10000rpm。 此外,和Z400FX硬派的操控感不同,XJ400在轉速拉高時十分線性,相較於剛硬的KAWASAKI,YAMAHA給人的感覺就比較柔順,且懸吊裝置的作動感也非常優異,是比較偏向運動騎乘的設定;總而言之,由於YAMAHA在日本國內推出了搭載並列4汽缸引擎的XJ400,因此對後續的車款銷售有了一個非常順利的開始。以讓人驚訝不已的仿賽特仕版誕生-RZ250/350
▲1980年問世的RZ250採用的是水冷式二行程並列雙缸引擎,247[347]cc可以發揮35[45]ps/8500rpm的最大馬力與3.0[3.8]kg-m/8000rpm的最大扭力。 ※[ ]內為350cc車款的數值 二行程仿賽車款的鼻祖,帶領250cc級距車款離開低潮的救世主就是RZ,在1970年代的250cc車款,大多被視為是400cc車款的低階版,而且因爲廢氣排放標準的影響,所以搭載二行程引擎的車款一點都不被大家看好,而就在此時,YAMAHA抱持著「打造最後一台二行程運動車款」的心情,全力以赴的完成了RZ250。 RZ250以TZ250的水冷式二行程並列雙缸引擎為基礎,在克服了環保法規的同時也能發揮出35ps/8500prm的極高馬力。此外,RZ250也是運動街車車款中,首度配備中置單槍後避震的車款,再加上美麗的外型設計,使RZ250一推出就大受歡迎,除了讓250cc及二行程引擎再度重回大家的懷抱以外,還影響到之後出現的仿賽車款,更是在摩托車業界掀起一陣空前絕後的摩托車熱潮。 ▲在1981年推出的RZ350,除了馬力提升10ps外,前輪也配備了雙碟盤煞車,也因為驚人的加速性能,所以獲得「750殺手」的美名,因此也有許多原本騎乘大型摩托車的騎士因此將愛車改為RZ350。銷售數量驚人的新世代400cc級距-CBX400F
▲CBX400F登場於1981年,採用氣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門399cc並列4汽缸引擎,最大馬力48ps/11000rpm、最大扭力3.4kg-m/9000rpm。 1981年11月,HONDA正式跳進400cc級距並列4汽缸引擎車款的戰線,推出了CBX400F。因為HONDA是最後加入競爭的廠牌,所以在氣冷式DOHC 4汽門引擎的基礎上,研發出超級精簡的並列4汽缸引擎,馬力更是達到400cc車款中最頂尖的48ps/11000rpm。 除了引擎相當具競爭力外,CBX400F甚至還搭載了正立式前叉、中置單槍後避震、鋁合金中空搖臂、鑄鐵碟煞等最先進的配備,自然性能也是十分優異,在當時極受歡迎的SS400及TT‒F3賽事中更是發揮出極高的戰鬥力,也因為在街道上非常容易駕馭,除了具備高性能外,造型也十分帥氣,因此CBX400F上市後的銷售驚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打倒RZ250」的名車現身-VT250F
▲推出於1982年的VT250F配備著一具少見的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門V型雙缸引擎,248cc的排氣量具備35ps/11000rpm、2.2kg-m/10000rpm的動力規格。 為了對抗YAMAHA的RZ250,HONDA推出了擁有NR500的DNA,極為講究的四行程運動車款-VT250F,VT250F是250cc級距中首款搭載DOHC 4汽門V型雙缸引擎的車款,能夠發揮出35ps的最大馬力及11000rpm的超高轉速,也因為運轉順暢的引擎及修長的車身非常容易操控,所以和在1984年推出的VT250F(MC08-2型)一樣都十分熱銷,在1985年時的累計販售台數甚至超過10萬台。將YOSHIMURA排氣管列為標準配備的GSX400FS IMPULSE
▲GSX400FS IMPULSE推出於1982年,搭載氣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門並列4汽缸引擎,399cc可以發揮48ps/10500rpm、3.5kg-m/8500rpm的動力規格。 SUZUKI首度採用DOHC 4汽門的400cc車款-GSX400F在1981年登場,緊接著在1982年7月還推出了高階版的GSX400FS IMPULSE,GSX400FS IMPULSE將和YOSHIMURA共同研發的排氣管列為標準配備,除了將最大馬力從45提高到48ps外,還搭載了油壓冷卻器、鋁合金搖臂、分離式握把等眾多重視騎乘性能的裝備。HONDA知名的休閒車款陸續登場
這個時期除了為數眾多的中量級距並列4汽缸引擎車款外,也出現了許多充滿玩心的休閒車款,特別是HONDA推出了許多個性十足的50cc與125cc車款,讓街道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可愛車款的蹤跡,而這些劃時代車款在日後的身價也都大幅上漲;因此,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一部分的車款。第一代CITY的選購配備-MOTOCOMPO
MOTOCOMPO的把手及坐墊都能折疊,是一款可以用汽車搬運的隨身型摩托車款,其方正外型就算到現代依舊獨具特色。受到全世界喜愛的摩托車款-CT110
以Super Cub為基礎,提高越野性能的CT110在日本以外的地區還有「Hunter Cub」的暱稱,深受大家喜愛。前所未聞的電鍍金色摩托車-MONKEY Z50J
雖然MONKEY 50在漫長歷史中,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顏色,但其中最受歡迎的則是1984年的電鍍金色限定版。相關新聞頁面
從亞洲揮旗進軍! 君臨世界的日本名駒(1)「WEB-young machine」獨家授權 「Webike台灣」編輯部編譯